智慧女人都在学 ♥等您很久了!♥☞就差您没关注啦!
【“尊敬师儒,束修酒脯”解读之三】解析:
各位老师好,我们继续要想教子成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尊敬老师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不能溺爱孩子。我们一起看钟茂森博士之母是如何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母亲为了锻炼我,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给我找了一家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当时是最好的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是全托的,礼拜一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吃喝拉撒全是幼儿园老师管,礼拜六再把孩子接回家里,过一个礼拜天,礼拜一又送走,在幼儿园锻炼各种能力,学习生活都是自理,住校生活。我母亲送我去那里锻炼,她说我第一个礼拜回来就能够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把小小的鞋子放得整整齐齐,她说这个幼儿园很好。
我作为孩子,肯定心里念家,对一个小孩来讲,一个礼拜才能回家过一天,这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不愿意去。礼拜一早晨我妈妈把我提溜起床的时候,我不肯起来,我早醒了,就是不肯起床,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希望拖过时间就可以不上幼儿园。但母亲不客气,非常严肃地把我拎起来,让我吃完早餐她拎着我上幼儿园去。
从家里走到幼儿园,要走路四十分钟,翻过一座山,我就背着自己的书包,里头装着一个礼拜的书、衣物,我母亲不帮我背,让我自己背,锻炼,什么都得自己扛着。走在路上遇到我母亲的一位同事,她看到我母亲拉着小孩,肩上背着大书包,走这么长的路,她也于心不忍,就对我妈妈说:“你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么大的书包,走这么远的路?”我母亲看到她这样的说,知道是教育理念不一样,也不必去理论,就在她面前把我的书包接到身上,等那个人走了之后又把书包还给我,让我继续背。
所以从小我的腿就长得很粗、很壮,锻炼出来的。后来上了中学、大学,都是业余运动选手,身体素质很好。而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养成了自立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负担,自己的事自己做好。这种素质的养成比什么都重要,学多一些英文单词,学会多弹一首钢琴曲,那个比起生活自理并不重要,人的素质的培养最重要。
后来我出国留学,我跟的博士生导师是一位非常严格的经济学家,他写文章写得很多,发表了很多,他一个人发表的文章比整个学院所有其他教授发表的文章还要多,你看他的工作效率多高。
所以他要求我们这些学生工作效率也很高。我每个礼拜要给他做二十个小时助理研究,给他做运算,搜集数据等等。每次他给我的工作量,一个礼拜二十小时没有办法完成,开始都得四十小时完成,美国人早走了。
所以跟着他的人不会很长时间,半年就走了,又换一个。只有我跟着他四年,一件工作需要四十小时才能完成,就花四十小时来完成。后来做得时间久了,熟能生巧,缩短成三十小时能完成,后来二十小时能完成,后来我十个小时也能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有多余的时间跟他一起做研究,合写论文。
我四年就完成硕士和博士的全部课程。到我毕业的时候,我的博士导师给我写推荐函,说我是他二十多年学术生涯里面见到的最优秀的学生。他的得力推荐才使我很顺利地得到大学的聘函,去做助理教授的工作。如果在他门下不能承受严格的要求,那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所谓严师出高徒,你要想成为高徒,你也要能够挺得住严师的要求、压力。这个压力不是说到严师那里我才能够顶这个压力,不是,从小父母就得要认真的培养他,素质养成了,他将来才能承受这些压力、承受考验,他才能成为优秀的人。人的素质其实真的是你能够承受压力,在压力中成长,你的能力就能提升。
所以我能够在四年里面提前完成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在大学里面教书,常常都在学术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得到大学里面的重视,每年的发表文章数量在学院里面都是名列前茅,这也是给咱们中国人争光。
后来从美国到澳洲,美国政府给我“杰出教授与人才”的绿卡, 但是我没有要。为什么?恩师劝我到澳洲去,我就到澳洲了。恩师在那边建立了净宗学院,劝我过去,说昆士兰大学聘老人家做荣誉教授,可以代表学校去出席国际和平的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恩师鼓励我,让我去做翻译。
我就听师父话去了,到了澳洲就在昆士兰大学任教,在三十二岁那年学校就破格给我终身教职。这些其实并不是说我原来资质很好,或者智商很高,不是,恰恰相反,那真的是有好的家教,我是个幸运儿而已。如果换做别人,换做您有我这样的一个际遇,您一定比我更优秀,所以可见得母亲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我们现在也把工作都辞掉了,跟老恩师学法,每天压力也很重。恩师也是一个很严格的人,你别看他平时都是非常的温和,很慈悲,但是要求学生也很严厉。我们每天现在讲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二、四、六、日都讲四小时,一、三、五讲两小时。
这个工作量,如果你们有教学经验你们就能体会了。刚开始我们来学讲的时候,需要用四十个小时准备一小时的课程,慢慢的这个效率就逼着要提升,还是老样子你怎么可能一天讲两小时?逼着提升,你就得琢磨着用各种好的方法来备课,所以现在勉强能维持。
像今天一天讲四个小时,听恩师讲两个多小时,老人家讲完又讲了一段开示,一天在摄影棚里面就待六七个小时,剩余的时间,二十四小时减七,剩余十七小时,你处理好你的备课、你的吃饭、你的睡觉,你看着办!
就好像我们以前博士导师,他给你的工作量规定是二十小时完成,你四十小时才能完成,你也得花四十小时,你慢慢提升。承受压力这种心理的素质真的得益于从小母亲的善教,母亲这种培养孩子的作风都是一贯的。
像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自己的奖学金一个月八百块钱,每个月给父母寄回三百,自己剩五百,吃住都非常地节省。为了省钱,冬天冷的时候不舍得买棉被,只能是盖着毛毯,衣服都盖上来,甚至再冷的时候把书本也压上来。
我把我的这些生活跟母亲汇报,我是非常的乐观,我说因为在寒冷的冬夜里我才能体会“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清净。母亲接到我的来信,她没有说孩子你这冬天冷,棉被都没买怎么行,赶快去买棉被,钱不够的话我给你寄,母亲没有这样说。她在回信里说,寒冷能使人如此理智和坚强,感谢路易斯安那的冬天。我在路易斯安那州,她说感谢清苦无欲的生活,它使人恢复性德之光。你看,严格要求,严格而没有戾气,还是很温和,用鼓励的语言,但是是严格的要求。
所以我母亲在她的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报告,就是“母慈子孝”的演讲当中,在最后总结时说了三句话:“我想作为今天讲课的结束。
第一句,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
第二句,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而从《弟子规》做起;
第三句,我们期盼天下的父母都能为和谐世界培养更多的大孝、至孝的儿女。” ——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