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途径
第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 提升村庄、 城乡互融、 协调发展, 最终消灭城乡差别
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缩小城乡差别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要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
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领导重视
党政领导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寻找各种方式途径,向“三农”输血、向“三农”倾斜,努力在财政预算、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兴办社会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 坚定不移地把农民作为受惠中心, 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
同时, 对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
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使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结构趋于合理,把更多的资源尽快投向农村
第四,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 ,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
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
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
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五,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
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
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
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途径
第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要加快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在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市场体系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等方面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把城乡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和部署
城市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关键是农村要更快发展,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以城乡联动、城乡共同发展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