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字塔简介
坐落于埃及开罗近郊吉萨地区的古埃及第四王朝所建造的大型建筑群,因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为人们所熟知,也是每一个到访埃及的旅游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去之地
由于这些建筑外形架构近似于中国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把这些巨大的建筑称作金字塔
现今我们所看到的最为著名的三座金字塔,分别为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这三座金字塔都是在古埃及辉煌时期修建的,是当之无愧的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巅峰之作
其中胡三座金字塔当中最大的当属胡夫金字塔,因而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座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它由胡夫的兄弟亲自设计,前后用了30年才建造完成
胡夫金字塔塔高450英尺,边长756英尺,各边长度的修建误差只有几十英寸
胡夫金字塔总共使用了大约230万块石材,每块石材的重量都有2吨多重,这些石材都是从距离开罗1 500公里外的阿斯旺地区搬运而来,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交通状况,搬运这些巨型岩石并把它们如此精细准确地拼接成如此巨大的建筑,这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而言都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这几座巨型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至今仍然有很多细节让人不能完全了解,对它们的修建过程也有很多的分析和猜测,这也正是它们使人着迷的原因所在
除了这几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埃及还散落着其他大大小小的很多金字塔,他们形状和材质不同,建造的年代各异,损毁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据考古学家统计,埃及现存的金字塔加在一起约有96座
这些现存于世的金字塔,横跨近两千年的埃及历史,那么金字塔建筑的演进、兴起和之后的衰落的过程及原因,也是很多对金字塔充满好奇的人所乐于探究的
二、金字塔的演进
说到金字塔建筑的演进,就必须从金字塔的功用说起
事实上,金字塔最基础性的功用是作为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而修建的,目的是保存国王经过防腐处理的遗体,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木乃伊
最初,古埃及的国王及贵族在死后都被安葬在称为马斯塔巴的墓穴中,这种陵墓区别于普通百姓墓穴的地方就是,除了地下的陵墓外,在陵墓正上方的地面之上还修建有高大的建筑
马斯塔巴的建筑形状近似一个四四方方的六面体,地面建筑修建有厅堂回廊等结构,气势宏大,以彰显陵墓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在马斯塔巴之后出现的是古埃及左塞王修建的阶梯金字塔,这也是古埃及国王为了在身份上区别于其他普通的贵族
在马斯塔巴的基础上,呈收缩阶梯状,将自己的陵墓向上方延伸,金字塔的雏形也随之诞生了
到了古埃及第三王朝末代国王胡尼时,他在像先辈那样修建了阶梯金字塔后,又用磨光的石板把塔身的阶梯加以覆盖和填充,因此,可以认为胡尼王所修建的金字塔正好是从阶梯金字塔向角锥体金字塔(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金字塔)的过渡
从阶梯金字塔过渡到真正的金字塔是建筑艺术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古埃及人信仰观念发生转化的一种客观反映
最初把金字塔修造成阶梯的形式,那是因为人们相信国王死去并成神后,可以踩着阶梯升入天堂
角锥体金字塔的修建,则是随着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日益强化,人们转而认为国王死后升天需要借助太阳的光芒,因而最终形成了象征着太阳光芒四射的金字塔式建筑形式,金字塔从底座四个基点向正上方以固定的角度收缩并交汇于一点,金字塔塔顶直指一望无际的苍穹,这也是古埃及人对天神与太阳神的敬畏和崇拜的充分体现
现在大家公认的最早的也是真正意义的金字塔应是修建于胡尼之后的埃及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王时期,他所修建的金字塔塔身因为采用红色石灰石覆盖而得名红色金字塔,再之后才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埃及古王国鼎盛时期的吉萨三大金字塔
随着古埃及王朝的衰败,进入中埃及王朝后,由于国力一度减弱,金字塔在到达了上面所说的以胡夫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顶峰后,开始逐渐式微,这种衰落体现在金字塔的占地面积及高度与原先的金字塔相比都有了很大的缩减,建造工艺较之前也甚为粗陋,建筑材料也由原先整块的巨型岩石逐渐变成使用人工制造的泥砖
其气势和坚固程度也都随之大为削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至今日,很多在这个时期建造的金字塔反而不如比它们更早建造的那些金字塔,建筑本身已风化殆尽,有些仅存一些残破的身躯,现在的人们仅凭这些遗迹已无从了解她们当年的全貌了
进入新王国时期后,由于战争所导致社会不稳定,对陵墓的盗掘和破坏都十分严重,埃及国王出于对死后自身尊严和陵墓安全的考虑,逐渐舍弃了金字塔这种陵寝形式,转而采用在西底比斯地区(现今的卢克索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