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是在实践中得出的概念,包括并购和转让等多种操作方式
在国外的学术资料中并没有资产重组的相关记录,所以资产重组的概念是需要更深一步界定的
近年来,资产的概念的泛滥导致了资产重组概念更加模糊,从讲究的结果看,资产重组的定义应包括下面几点
1.资产重组的实质是为了增强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综合实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和优化其资产结构
2.资产重组的重组内容不仅仅是财务方面,也是人力和物力的全面整合,是企业对资源全面重新配置
3.资产重组属于资产主体的一种行为,包括收购、联合、托管等具体行为
一、 资产重组问题的产生及其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98年12月以前为“缺少监管阶段”,《股票上市规则》中仅将这一行为列入企业重大事件中,要求各企业在发生这一行为的时候,需履行报告和公告的义务
在这一时期股票上公司的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很不稳定,破产的公司非常,在此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寥寥无几
2.1998年12月到2000年6月为“严查严审阶段”,上市公司需要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许多企业想通过改变企业主管的形式避免证监会的审查,在这一时期,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是通过审查的
3.2000年6月到2001年12月为“制度放松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市场体制和转让股份的制度的不完善,大量的公司退市后导致了无交易场所,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一度威胁到了社会安全问题和治安问题,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规定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总资产、净资产、利润总量占50%以上需要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决定
4.2002年至今为“监管监察阶段”,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
其中规定在公司发生资产50%以上的重组时,需要先召开董事大会,在董事大会通过后,需要报到中国证监会审查,审查通过的上市公司方可召开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做出最后的决议
这一方法比较有效的减少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对市场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经济的脉搏,提高了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二、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动因
1.企业重组的动因是充分的利用市场上的资源,谋求稳固和扩大充自身资产价值和企业声誉等目的
利用市场效应来弥补企业的中存在的不足,所以企业的资产重组有其内在的动因
企业的运营不单单是机器,操作人员,厂房,财务运转,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个企业想在大风大浪中求生存、求发展,它就需要不断的去适应市场经济为它带来的新环境,不进则退的道路是企业所追求的发展,企业重组的动因有:1)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取得公司的专利等
2)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达到企业价值核心的提升,达到企业的平衡,解决企业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
3)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达到企业的降低成本目的和达到市场垄断的效果
4)实现公司内部的高度整合,充分调节、分配以达到公司的发展需求
2.进行资产重组还有以下好处1)实现资产重组会带来以下几个好处:1)提高资本利润率
2)避免同业竞争3)减少关联交易4)把不宜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分离出来
通过这些,可以为企业带来崭新的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而扩大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的角逐中,占领一定的市场,也保证了企业在运营中的稳定性
三、资产重组通常涉及的财务问题
资产的重新注入,还有资产或业务的出售问题,资产重新的整合,债务、资本比率的改变,新形式的资本、债务形式,借款期的改变等
重组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资产注入、兼并、股份化、破产、出售、建立核心子公司等
既然资产重组可以为不同企业提供较多可选择模式,也就是我们在采用重组形式中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的产权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
如注入新资产、兼并、合并、收购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就是通过收购取得对企业的所有权来扩大实力这种重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我国的上市公司所采用
2.非所有权换位的资产重组,即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不变,仅仅是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在不同的资产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实现重新组合
3.根据市场法则进行的资产重组,即遵循市场经济法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