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你们有没有想我?看今天带来的内容!

  • HR需要了解技术供应商的这8个方面

  • 先搞懂“数据”,再去考虑“大数据”

  • “微学习”理念 助营销人员随时随地成长

    发现HR需要了解技术供应商的这8个方面

    “把钱花在刀刃上”


    HR技术行业往往伴随着喧嚣与混乱,似乎每个供应商都声称拥有“完整的”或“统一的”云应用,并能展示出一款好看的软件。但是,如今的HR要看到这些技术平台背后的东西。HR在选择技术供应商时应考虑8个方面,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


    ★ 信誉与专业度 


    供应商的可靠度对于那些采购流程严格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应和拥有专业技术与良好信誉并了解规则的供应商合作。想要建立云人力资本管理技术,主题专家不仅要帮助公司遵从新的法规,还应基于工作流(workflow)和公司流程提供最佳实践。

    ★ 服务 


    在许多情况下,一些供应商在项目前期就收取了所有费用,却不为客户亲自实施解决方案,还把HR和薪酬管理服务外包。这常常让企业面临风险。与之相反,好的技术伙伴会对服务和软件都同样重视。

     

    ★ 应用程序的运作方式 


    HR应明白,看似完美的应用程序背后,其实有一套运作方式。如供应商经常通过并购与合作来填补自身能力的不足,而且基于客户需要,他们对同一应用程序的不同模块的投入可能也不同。此外,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也是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HR要上网搜索,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相关并购信息。

    ★ 开发流程 


    高质量的供应商会收集客户的需求,尽早地进行分析与开发,留给客户更多测试和安装的时间。此外,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一个“工具包”,帮助HR专业人士应对未来变化。HR也应该向供应商询问变革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


     

    ★ 实用性 

    ★ 安全性  


    ★ 分析报告 

    ★ 客户导向 

    后四条及更多平台建设相关内容

    “培伴”app-前沿板块为您即时更新

    观察先搞懂“数据”,再去考虑“大数据”

    “数据”玩不好,容易反被数据玩了

    世界逐渐被数据化,基于互联网提供数据平台和云计算能力,我们能够将代表任意两个物体、两种行为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到下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些自称专业的HR们都在玩数据,但实际上玩得起大数据的太少太少了。

     

    大数据是什么?一般来说,大数据就是大量的数据,其具有“4V”的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产生)、Variety(多样性)、veracity(真实性)。进一步看,就是在某些领域通过传感器和屏幕等入口自动高速产生了大量、多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辅以合理的算法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能够告诉你这些领域的一切信息!

    大数据不仅是数据量的庞大,其更是一种数据产生和处理的模式。我更习惯于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3A”:

    第一,大而全(ALL),大数据不仅要足够大,而且要是全貌。 
    这进一步补充了其“大”的本质,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甚至认为“其实叫全数据比大数据更准确”。数据再“大”,如果不“全”,都不是大数据。

    第二,持续在线(Always on line),大数据是在线收集、及时处理、实时反馈。 
    简单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数据“上传-处理-反馈”的循环系统,让用户的上传具有内生的动力,在获得其他功能时自动上传信息,让数据“跑”起来。举例来说,当某人在酒店门口向滴滴打车发出用车需求时,他就自动上传了自己的方位信息、目的地信息、选择车型信息。

    第三,关注未来(Aim to future),大数据从相关性中进行预测。 
    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所言,对于大数据的运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其潜在价值,即通过大数据进行预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预测看似非常粗糙,不一定依赖严谨的因果关系模型,但却能够快速产生信息,即注重效率而非精准。所以,大数据是往前看的,不追究原因,只关注可能发生什么。这个世界已经被彻底数据化,而基于互联网提供数据平台和云计算能力,我们能够将代表任意两个物体、两种行为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到下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我们甚至可以大胆预言,没有数据能力的行业专家还不如没有专业能力的数据师。



    人力资源管理是关于分配人和相关资源(培养、激励资源)的工作,如果借助大数据,将人和其他资源数据化,再用算法进行匹配,显然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说,大数据实现了资源的“可扩展获得”,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具体怎么玩呢?

    首先,应该把人数据化,为其打上足够多的标签,清楚地知道“人是怎样的”,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这些数据包括,他的能力如何?行为特征如何?绩效表现如何?基于这一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各大职能就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实现我们对于“云组织”的若干设想。

    调配领域,如果将人力资源数据化,并将工作机会数据化为若干筛选条件,我们可以让任何一个人都获得最匹配的工作机会,可以从容地招聘、调用企业内的闲置人员跨界协作。如此一来,每个工作机会上都有最适合的人员,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培养领域,如果将培训资源(培训内容、形式等)数据化,岂不是可以从容地组织、推送员工最需要的培训支持?每个人获得的培训都是高度定制化的、自己最需要的,且学来能用,用来能好,从学习到实践产出的过程几乎没有损耗。

    激励领域,如果将激励资源数据化,岂不是可以从容地推送各类激励套餐?每个人获得的激励都是高度定制化的、自己最需要的,同样的成本支出,每个人对于全面薪酬的感知可以放大到极限。

    HR应如何“玩”大数据?

    无法正确利用数据的四大原因是什么?

    打开“培伴”app,尽在前沿板块

    动态“微学习”理念 助营销人员随时随地成长

    文/魏颖 安利(中国)培训中心产品培训总监等人


    在安利公司,与企业全职员工不同,作为合作伙伴的营销人员常常在店铺外服务顾客或销售产品,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专门学习。针对该工作特点,我们提出了“微学习”理念,重点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运用视频、PPT、PDF、Word、游戏等表现形式,将一个知识点或单一信息浓缩在3~5分钟的学时里,以供学习所需。


    推行“微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安利以微课程为主要学习内容,以App、游戏、微信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使营销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所需知识,得到最大的收获。

    配合“微学习”理念,安利采用了“2+1”(学习+管理)学习方针。“2”是指“安利云学堂”和“安利人生90天”游戏,这两个学习平台分别承担了碎片化学习、游戏化学习两方面功能;而“1”是指安利(中国)培训中心开设的官方微信,针对培训中心所举办的大量面授课程,通过微信进行有效培训管理,尤其强调了“社交化”的功能。


    “安利人生90天”是安利自己开发的一款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形式,而云学堂App和官方微信作为两个平台,也都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发布合适的微课程内容,让用户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碎片化转型


    2012年8月上线的知识管理系统标志着安利数字培训从在线学习向碎片化学习的转型,实现了随时随地接入。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学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网页访问,让营销人员在服务顾客或销售产品遇到问题时能快速找到答案,获得支持。但这还不够,依托知识管理平台,安利于2013年1月,推出了微信订阅号。关注该公众号,学员每天在移动终端就可接收到一个图文并茂的微课,花3~5分钟就可以学习。


    继微信之后,手机客户端“安利云学堂”App于2014年7月正式推出。通过客户端,营销人员可以更便捷地利用手机检索学习内容,并下载所需的文档,且在使用时不受网络限制。该App包含了系统且全面的微课内容,完全以学习为主,只有学员可以登陆。从主题、产品、形式几个方面,提供各种知识点。“安利云学堂”上线9个月,用户就已逾14万,并且移动终端的用户粘性和活跃率远远超过电脑访问的用户。



    游戏化的大胆尝试


    如果“碎片化”、“社交化”是安利微学习的前两个关键词,“安利人生90天”就是依据微学习理念,对微课进行“游戏化”的大胆创新和尝试。


    云学堂满足了学员按需学习、即时支持及社交分享的需求,“安利人生90天”则是营销人员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实战演练”的最佳实践。不了解销售、产品的新人在现实中往往频繁遭遇挫折,而游戏给予新人实际的演练和试炼的机会,通过这样实际的情境演练获得的感受会更直接、深刻。


    从2013年开始,培训中心推出了游戏化的学习平台“安利人生90天”,并于2015年1月推出了手机版。通过将游戏和学习结合,让营销人员在“玩”中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手机版本的每一个故事可以在相对较短的20~30多分钟里完成。故事里玩家会遇到不同的潜在顾客,他们需要发掘需求、介绍产品及销售。在微缩的场景里,用户通过模拟人生式的尝试,通过游戏互动,不断试错,从而掌握销售技能、产品知识,甚至改变态度


     

    社交化在所难免


    顺应社交媒体的变化发展,以及资讯传递的有效需求,培训中心在原有公共网站的基础上,推出了官方微信。通过ACTI(安利中国培训中心)统一的对外资讯平台,及时有效地向营销人员推送课程举办信息、销售知识/技巧、营养/美容/家居科技知识等,方便他们随时了解各项学习资源,提升个人素质。


    对于培训中心而言,微信在信息发布、学员报名、经验分享、交流互动、评估反馈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通过发挥这些优势,在训前、训中、训后将定制化信息专门发给已验证身份的学,使他们每个环节都能获取需要的资源,有助于培训中心管理培训活动、提升培训成效。此外,参训学员还可以随时发送建议,及时反馈学习心得。


    未来,培训中心还计划借助微信建立学习小组,就共同参与的课程发起话题讨论,在线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这些方式将更有效地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并在开放和互动的环境中,增强学习粘度,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得到学习和成长。

    安利的微课开发经验是什么?

    培训者对社会化学习有什么新展望?

    更多案例均在“培伴”APP


    转载请联系后台~如果你也有一套自己的行业理解,并且整理成文,欢迎投稿!上头条、与同行切磋、与小编相识一举三得,还等什么呐?邮箱:wechat@trainingmag.com.cn。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伴读一刻】HR需要了解技术供应商的这8个方面;先搞懂“数据”,再去考虑“大数据”;“微学习”理念 助营销人员随时随地成长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