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随着学业任务加重以及中考、高考的临近,子女的学业一跃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前三项依次为:“孩子的学习”,“升学压力”,“自身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比较发现,小学阶段排位第六的“升学压力”的困扰跃升至第二位,提升了四位。此时的家庭教育难免会以学业问题为核心展开,同时,又因为自身的局限,家长应对子女学业问题面临三重困境。



成绩下降时单纯责怪孩子不努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与小学相比有较大变化,初中生觉得最不适应的方面依次是学习科目增多(49.77%)、学习内容变难(46.68%)、同学竞争增大(40.84%)、老师的教学方式(18.47%)、父母管得更严(18.43%)、学校环境(10.45%)。面对诸多的不适,学生与家长双方都需要心理上的调适,以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


初中生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习特征较为复杂——学习成绩开始较激烈的分化;自学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呈现巨变性,充满着动荡和分化——从进入初中后的成绩变化来看,25.93%的学生成绩逐步提升,37.35%的学生成绩时好时坏,还有19.91%的学生成绩逐步降低,“没什么变化”的比例仅占16.81%。可见绝大多数初中生的成绩是不稳定的。



可是在父母看来,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兴趣是孩子成绩下降的三个最主要原因。这三者都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学习内容变难、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科目增多等学习的客观因素则被家长相对忽略。这些客观因素正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不适应的主要方面。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非单纯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兴趣等,否则极容易因为与孩子认识的不一致引发矛盾。


面对孩子学习的这些复杂、剧烈的变化,能否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对家长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家长应该在做好自身心理调适的同时,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辅导,比如如何正确面对学习分化现象等,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



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和自己的尺子



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过于重视子女学习。近五成(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选择比例最高,这表明家长不仅对孩子学习进行了干预,并且造成了压力。


数据显示,从家长现阶段的主要关注点来看,“日常学习”高居首位,占60.59%,其他关注点依次为习惯养成(49.73%)、健康安全(43.69%)、人际交往(38.57%)、自理自立(37.12%)、性格养成(30.75%)、情绪情感(21.84%)、兴趣爱好(18.53%)。此外,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中,前两位是“孩子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可见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度远高于心理健康、习惯养成、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方面。



从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来看,19.97%的家长选择“不满意”,49.62%的家长选择“一般”,仅30.41%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表示满意。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与其学业成绩密切相关,成绩越好家长满意度越高,而较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


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成为家长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标准。当问及家长“您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如何”时,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家长对自我的评价越高,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合格”和“比较合格”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不太合格”和“很不合格”的比例相对较高。简言之,家长不仅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子女的重要依据,更将其作为检验家庭教育是否合格的一把标尺。


在参加“课外补习”和“学科竞赛”方面,家长的支持高于学生本身的意愿。家长支持子女参加“课外补习”和“学科竞赛”的比例分别为34.84%和25.32%,而学生选择此两项的比例则分别为12.16%和16.23%。可见家长在课外活动的选择上更加“现实”和“功利”。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家长支持他们参加文艺类活动、体育类活动、科技类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科竞赛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而学生学业成绩越差,家长支持其参加课外补习的意愿更强。家长积极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子女学业成绩越优秀,家长越容易采用积极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初中生最重要的学习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效能感,学会调适学习压力和不良情绪,学会自我管理学习,但家长对这些方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甚至有所忽略。



孩子最不希望父母“总拿我和别人比”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高度重视,使得其在教育方式上也必然呈现出面面俱到、处处服务的“管家”角色。然而,在学习方面,随着初中生行为自主性的增强,他们更希望能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倾向于获得家长的情绪情感支持,而较为抵触以关心支持学业为名的“助学行为”。


从本次调查来看,家长在应对子女学业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矛盾:


一是家长的付出与子女的需求并不匹配。调查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最不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总拿我和别人比”的比例高达62.71%,远高于其他选项,可见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极强,相较于家长对学习上的插手和干涉行为,他们更在意家长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而问及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最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鼓励和肯定我”的比例最高,占63.21%,其次是“让我自己管自己”,占18.29%,这也表明对初中生来说,尊重和肯定的意义胜于给予其自主权。而问及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您做得最多的是什么?”30.44%的家长会“督促他学习”,选择比例最高,这显然与孩子在学业上的需求相悖。



二是家长对子女管得更严,学业冲突加剧。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希望能自主安排学习,需要家长逐步放手。然而本次调查中,问及“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最不适应哪些方面”,有18.43%的学生认为“父母管得更严”使自己难以适应;调查亲子间最易发生冲突的方面,选择“学习”一项的高达62.19%,仅次于“玩电脑、游戏”,可见学业冲突已然成为亲子冲突的主因,凸显出家长未能根据孩子的学习变化适当调整教育方式。


这一方面表明家长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合理及教育方式不适宜,另一方面也说明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自主意识更强,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并做相应的调整,因而导致冲突发生。


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学生对初中学习存在不适应的状况,还有处在青春期阶段特有的烦恼和心事,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加剧他们的学习压力。尽管学习压力普遍存在,但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必然的、阶段性存在的现象,如果家长能够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必然能加速孩子对初中学习的适应,降低学习压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大数据:家长太重视学习,超八成孩子对初中学习不适应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