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期刊 20160729 总第7期

形势要点 为何说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已高于潜在增速 1 当前,究竟是经济潜在增速低于实际增速还是高于实际增速,国内存在很多争议


对此的不同判断,会影响到政策的选择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认为潜在增速高于实际增速的,其逻辑是目前通货紧缩,设备利用率低于70%,这就表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就应该刺激需求,从而提高实际经济增速


李迅雷认为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分析产能过剩、库存增加或通缩的起因和根源,真正原因是无效供给过多使得经济结构扭曲,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


从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企投资以及财政支出的增速(普遍超过20%)来看,这分明是“服用兴奋剂”的刺激经济手段,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实际增速应该是超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速,但肯定低于最大潜在增速


坚持认为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估计都是把最大潜在增速当成衡量标准了


李迅雷指出,为了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缩小与西方国家的人均GDP差距,中国长期实行经济赶超模式,不得不采取投资加杠杆的方式,导致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


因此,GDP的高增长实现了,但过剩产能、高库存和高杠杆的不良反应也出现了


如果把赶超模式下导致的过剩产能当成经济潜在增速大于实际增速的依据,就属于自相矛盾了


从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持续下降,但我国已经确定了到2020年GDP翻番的目标,这才是实际经济增速大于潜在增速的逻辑


李迅雷认为,GDP只是一个预期性指标而不是约束性指标,它只是反映经济活动的结果而非目标,因此,今后应该淡化GDP,同时强化就业率和环保等约束性指标


如果还是通过需求侧的扩大来实现稳增长目标,那么,对于去杠杆、降债务的前景就没有那么乐观


形势要点 WTO秘书长认为中国入世议定条款必须完全遵从 2 欧盟正在就今年年底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展开辩论


中国认为根据入世协定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5年后它有权获得这个地位,否则可能引发贸易战


欧盟表示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但在确定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税率时将采用新的方法以避免违反WTO规则


针对欧盟准备采用新方法评估中国出口产品是否倾销,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长阿兹维多(Roberto Azevedo)7月22日表示,中国入世议定书条款不容商榷,必须完全遵从


他说,中国入世议定条款适用于欧盟有关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辩论


阿兹维多是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及其他资深全球财经事务官员会晤后在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阿兹维多表示,议定条款就是议定条款,没有再谈判的余地
他还表示世贸组织不需要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做判断

他认为中国和欧盟应该正视问题,通过对话与协作,以可持续的方式来解决涉及产能过剩领域的贸易争端


欧盟目前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因此在调查倾销案例时会把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跟第三方国家(如美国)的价格比较,而不是跟中国国内价格比较


中国认为这不公平且不合乎WTO规则
欧盟有59套标准对付来自中国的倾销或补贴产品,从铝箔到钢丝

欧盟正在调查的34桩倾销指称中有22桩涉及中国,最引人注意的是不同等级的钢材


形势要点 市场关注中国如何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 3 进入下半年后,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如何寻求突破,经济界仍有争议,焦点是“降成本”还是“补短板”先行


主张“补短板”先行的,主要着眼点在宏观,看的是宏观经济政策不足之处甚多,需要先行补上政策短板


主张“降成本”先行的,更多是站在企业角度看微观,认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企业负债过重,成本高企,政府可以做的“降成本”主要是减税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与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等世界六大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举行“1+6”圆桌对话会上表示,“中国将多措并举积极稳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引发市场关注


有分析指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多措并举积极稳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其被解读为降低杠杆率兼降成本,令非金融企业走活


在“三去”政策中,“去杠杆”比“去产能”的风险更大,所以现在还有人提出要想经济稳住,不仅不能“去杠杆”,还要“加杠杆”


而李克强提出的招数,被理解为不是简单地“去”杠杆,而是降低杠杆率,以减少非金融企业杠杆压力,同时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成本


而“多措并举”,就是补政策的短板,这要看国务院下一步的政策措施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发展研究期刊 20160729 总第7期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