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与儒教、佛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中国道教在长期传承演变中曾经形成诸多流派,灵宝派是其中重要的宗派之一。早在魏晋时期,灵宝派祖师葛玄及其门徒族裔造作大批《灵宝经》及灵宝斋法,为后世灵宝道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元时期是灵宝派大发展的时代,以江西阁皂山、浙江天台山为中心,在江南各地出现诸多灵宝支派。阁皂山灵宝派的道法仪式与江西龙虎山的正一派道法、江苏茅山的上清派道法并称为“三山符箓”,构成道教符箓派系的三大法脉。明清时期,灵宝派与清微、玄帝等南方符箓道派融合,信徒称“清微灵宝道士”。他们与正一道士、全真道士都是获得朝廷承认的合法道教徒,由礼部颁给从事宗教职业的身份凭证(度牒或部照),并可当选协助政府管理道教的道録司(或地方道纪、道会)的官员。(参见乾隆朝《大清会典则例》卷九十二、《清实録•高宗实録》卷十六相关记载)。灵宝道士的足迹不仅遍及中国南方各省,而且传播到华北的北京及山西等地。
  灵宝派在道教史上有两个独特的贡献。其一是《灵宝经》宣扬以齐同慈爱、济度众生为宗旨的“大乘主义”思想。这种先度人后度己的教义,与儒教提倡“兼济天下”的仁政思想,以及中国佛教宣扬的菩萨乘教义相通,都体现了中国宗教以救人救世为本,关怀全社会福祉的普世性精神。其二是灵宝派在道教各派中最重视斋法仪式的研究和创设。自南朝灵宝宗师陆修静开始,到宋元明清时期的灵宝道士,撰述了大量的灵宝斋法科仪文本。收入《道藏》中的大部分经书都是灵宝派的科仪文本,未收入《道藏》的民间道士行用的科仪、经忏等文本更多到难以计数。灵宝派的道场科仪不仅为正一、全真等道派的斋法所吸取,还广泛影响到中国民间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的仪式,乃至中国国家祭祀仪式及中国佛教的道场仪式。因此研究灵宝派斋法科仪的发展历史及其内容,是中国本土宗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对灵宝派的研究已是国内外道教学界渐趋热门的课题。但学术界过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东晋南北朝早期灵宝经书的文本考证及诠释。而对宋元明清至今的灵宝派历史及其斋法科仪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缺乏深入系统的断代研究论著。陈文龙博士的论著可说是这方面的一部新作。其书中选择南宋浙江天台山灵宝支派(东华派)道士王契真的《上清灵宝大法》作为研究文本,对东华派在两宋之际形成的历史、道法源流及其内容有所梳理和探讨。较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更为完整和细致。此书的完成为作者继续研究明清灵宝派的历史,在学术知识方面奠定了基础。
(王卡 序)
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
陈文龙 著

2015年5月版
ISBN 978-7-5333-3236-5
定价:42.00元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荐书|道教灵宝派新作《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出版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