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应该掌握1-2套项目工作方法论

作为产品经理,应该掌握1-2套项目工作方法论

软件开发方法论有些人可能觉得枯燥无味!也有些人觉得这根本不在产品经理职责范围内,应该属于项目经理的活。看是有些道理又不是很有道理。因为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残酷的……不懂项目管理的程序员,怎么能做好全能型产品经理?不懂项目管理的产品经理如何把握产品节奏?如何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所以,IT老司机们应该多GET一些软件方法论,做到心中有一套,才能在任何环境中带团队收割产品愿景。

一、方法论介绍

当下行业中应用最为火热的软件方法论为:RUP统一开发方法论和敏捷开发方法论。

RUP统一开发方法论:是一种重量级的软件工程学,特别适用与大型软件开发项目。该方法强调顶层设计运用方法学循序渐进的推动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实现。该方法论强调6大特点:迭代开发、需求管理、精化架构、持续建模、控制质量、控制变更。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极度考验团队的产品规划、需求归纳、业务建模、架构构建能力。每个过程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建模分析。

敏捷开发方法论: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轻装简从。在互联网+兴起的一段时间里敏捷开发大放光芒。敏捷开发方法论分支很多较为经典的有:XP极限开发与SCRUM敏捷开发,强调沟通协调、需求驱动、拥抱变化。终极目标是要体现出产品研发的“快”能快速出成果。敏捷开发原则:个体交互胜过项目工具、工作软件胜过精细文档、客户合作胜合同、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虽然右项也有价值,敏捷开发认为左项价值意义更大。

两者对比:

(1)RUP:统一开发语言注重调研分析,注重过程中模型建设

RUP优点:通过详细的建模分析有助于提升团队业务能力,提升团队项目理解能力。详细的规划分析有助于精细化产品业务架构及技术架构。

RUP缺点:成本大。

(2)敏捷开发:一切过程都以产品快速实现为目标,强调团队协作,信赖团队成员实力

敏捷开发优点:能快速出产品,保障产品在用户侧的持续验证。

敏捷开发缺点:团队能力要求高,人力资源压力大;项目文档少,人才流失容易给团队造成麻烦。

二、关注点变化

较之前带领团队开发应用软件产品,我们的焦点都在“范围”、“进度”、“成本”上徘徊。在这三点核心模式中来回取舍,以到达项目目标上的某种平衡。如今,软件开发方法不断在进步、在更新、在升级。旧的黄金三角被新的黄金三角所替代。人们提出新的项目三角关系,即:“价值”“质量”“约束”!

价值:软件开发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产品价值并非要在产品全面实现后才全部体现出来。末端产品价值展现(一锤子买卖)往往伴随强大的风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团队能够保证,他们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就一定能被客户/用户所认可。如果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后,最终输出的产品不被客户接受;那么团队将面临巨大的痛苦。所以,新的方法论支持产品价值是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而采用迭代模式不断释放产品价值是一个降低风险的有效选择。

质量:质量是产品的永恒的主题,质量评价一切。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软件工作方法,产品质量永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毕竟提供可靠、适应性强的软件产品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约束:约束包含“范围”“进度”“成本”。新的方法论将旧的三角关注点统一划分到约束条件中。毕竟在任何项目中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状态下保持必要约束力是我们项目规划中重要的安全线。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老的项目黄金三角点往往影响着项目的成败。此时,“范围”“进度”“成本”就是我们的约束,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何获取利益最大值。

三、自由裁剪

方法论是死的项目是活的,没有那个人会用项目去套方法论。因此,在分析项目环境及目标内容后,项目经理需在已知方法论知识框架下自由裁剪一套符合当下需求的方法论。

方法论之间是融合的,不是说用了A方法论就完全排斥B方法论。在自身(大脑中)的项目管理方法论认知框架下完全可以将不同的方法论优点融合,形成一套综合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法。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自身(大脑中)的项目方法进行裁剪,裁剪出一套符合当前项目情况的软件管理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中。

五、裁剪关键依据

看重的是项目的前期分析,它比其他方法论好在详细分析后能掌握产品环境的详细数据信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整体的业务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的工作推进中少放错误。

支持拥抱变化的观点,当是做好前期的详细分析可以减少拥抱不必要的需求变化。

前期的文档及建模输出有助于提升分析团队的业务水平。只有经过分析-文档输出团队的相关角色人员才会有所沉淀,并有能力为后续的业务设计工作负责。

明确产品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下将项目按实施步骤切割成若干阶段(清晰的子项目边界)。每个阶段都可独立应用部署应用,既激活用户有给团队带来持续的成就感。何乐不为?

在需求明确情况下,敏捷开发方法能激活程序员活性。以最快的速度输出产品与用户互动,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后开始总结并准备进入下一阶段产品内容目标。

产品经理(产品分析师)团队使用传统的统一工作方法论,而研发团队使用敏捷型工作方法论。让各岗位角色使用符合自身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作方式。是整体团队效率与工作职责的保证!

六、总结

作为全能型产品经理必须掌握1-2套项目工作方法论。根据项目情况、资源情况、环境情况自由裁剪,裁剪出一套符合当下产品实现目标的工作方式是产品成功的基础保证。正所谓:心中有剑,浩然正气!

作为产品经理,应该掌握1-2套项目工作方法论

软件开发方法论有些人可能觉得枯燥无味!也有些人觉得这根本不在产品经理职责范围内,应该属于项目经理的活。看是有些道理又不是很有道理。因为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残酷的……不懂项目管理的程序员,怎么能做好全能型产品经理?不懂项目管理的产品经理如何把握产品节奏?如何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所以,IT老司机们应该多GET一些软件方法论,做到心中有一套,才能在任何环境中带团队收割产品愿景。

一、方法论介绍

当下行业中应用最为火热的软件方法论为:RUP统一开发方法论和敏捷开发方法论。

RUP统一开发方法论:是一种重量级的软件工程学,特别适用与大型软件开发项目。该方法强调顶层设计运用方法学循序渐进的推动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实现。该方法论强调6大特点:迭代开发、需求管理、精化架构、持续建模、控制质量、控制变更。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极度考验团队的产品规划、需求归纳、业务建模、架构构建能力。每个过程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建模分析。

敏捷开发方法论: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轻装简从。在互联网+兴起的一段时间里敏捷开发大放光芒。敏捷开发方法论分支很多较为经典的有:XP极限开发与SCRUM敏捷开发,强调沟通协调、需求驱动、拥抱变化。终极目标是要体现出产品研发的“快”能快速出成果。敏捷开发原则:个体交互胜过项目工具、工作软件胜过精细文档、客户合作胜合同、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虽然右项也有价值,敏捷开发认为左项价值意义更大。

两者对比:

(1)RUP:统一开发语言注重调研分析,注重过程中模型建设

RUP优点:通过详细的建模分析有助于提升团队业务能力,提升团队项目理解能力。详细的规划分析有助于精细化产品业务架构及技术架构。

RUP缺点:成本大。

(2)敏捷开发:一切过程都以产品快速实现为目标,强调团队协作,信赖团队成员实力

敏捷开发优点:能快速出产品,保障产品在用户侧的持续验证。

敏捷开发缺点:团队能力要求高,人力资源压力大;项目文档少,人才流失容易给团队造成麻烦。

二、关注点变化

较之前带领团队开发应用软件产品,我们的焦点都在“范围”、“进度”、“成本”上徘徊。在这三点核心模式中来回取舍,以到达项目目标上的某种平衡。如今,软件开发方法不断在进步、在更新、在升级。旧的黄金三角被新的黄金三角所替代。人们提出新的项目三角关系,即:“价值”“质量”“约束”!

价值:软件开发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产品价值并非要在产品全面实现后才全部体现出来。末端产品价值展现(一锤子买卖)往往伴随强大的风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团队能够保证,他们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就一定能被客户/用户所认可。如果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后,最终输出的产品不被客户接受;那么团队将面临巨大的痛苦。所以,新的方法论支持产品价值是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而采用迭代模式不断释放产品价值是一个降低风险的有效选择。

质量:质量是产品的永恒的主题,质量评价一切。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软件工作方法,产品质量永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毕竟提供可靠、适应性强的软件产品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约束:约束包含“范围”“进度”“成本”。新的方法论将旧的三角关注点统一划分到约束条件中。毕竟在任何项目中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状态下保持必要约束力是我们项目规划中重要的安全线。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老的项目黄金三角点往往影响着项目的成败。此时,“范围”“进度”“成本”就是我们的约束,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何获取利益最大值。

三、自由裁剪

方法论是死的项目是活的,没有那个人会用项目去套方法论。因此,在分析项目环境及目标内容后,项目经理需在已知方法论知识框架下自由裁剪一套符合当下需求的方法论。

方法论之间是融合的,不是说用了A方法论就完全排斥B方法论。在自身(大脑中)的项目管理方法论认知框架下完全可以将不同的方法论优点融合,形成一套综合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法。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自身(大脑中)的项目方法进行裁剪,裁剪出一套符合当前项目情况的软件管理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中。

五、裁剪关键依据

看重的是项目的前期分析,它比其他方法论好在详细分析后能掌握产品环境的详细数据信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整体的业务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的工作推进中少放错误。

支持拥抱变化的观点,当是做好前期的详细分析可以减少拥抱不必要的需求变化。

前期的文档及建模输出有助于提升分析团队的业务水平。只有经过分析-文档输出团队的相关角色人员才会有所沉淀,并有能力为后续的业务设计工作负责。

明确产品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下将项目按实施步骤切割成若干阶段(清晰的子项目边界)。每个阶段都可独立应用部署应用,既激活用户有给团队带来持续的成就感。何乐不为?

在需求明确情况下,敏捷开发方法能激活程序员活性。以最快的速度输出产品与用户互动,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后开始总结并准备进入下一阶段产品内容目标。

产品经理(产品分析师)团队使用传统的统一工作方法论,而研发团队使用敏捷型工作方法论。让各岗位角色使用符合自身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作方式。是整体团队效率与工作职责的保证!

六、总结

作为全能型产品经理必须掌握1-2套项目工作方法论。根据项目情况、资源情况、环境情况自由裁剪,裁剪出一套符合当下产品实现目标的工作方式是产品成功的基础保证。正所谓:心中有剑,浩然正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