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旅游商品作为商贸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富民兴黔的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贵州省旅游商品的收入达到280亿元,但是贵州省旅游购物消费仅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0%左右,仍然低于全国22%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发达旅游国家旅游购物消费40-60%的水平
而在购物天堂——香港地区,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0%
贵州旅游商品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的力度,促进该项事业的不断提升
一.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贵州省旅游商品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十分迅速,旅游商品企业从2007年不足100户增加到了2011年的1600多户,增长了16倍,旅游商品带动的就业人数从2007年不足10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50万人,增长了15倍1
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银饰银器、蜡染蜡画、民族刺绣等10多个大类、70多个小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体系,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大大提升
同时贵州茅台享誉世界,天麻、杜仲、竹荪堪称“贵州三宝”,安顺蜡染、玉屏箫笛、大方漆器、民族刺绣,名扬四方
这些,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世代心口相传的歌舞艺术、刺绣银饰技术逐步演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千家万户成为旅游商品的工厂,旅游产品的生产加工就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贵州旅游商品是一座金矿
把旅游商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正在成为我省激活旅游商品市场,推动贵州旅游业发展、文化传承、农民致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小康的重要实践
二.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的创新思路
旅游商品既是经济消费品,又是文化消费品
关注旅游商品的文化属性,才能将其合理、有效的开发
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的创新思路主要要从政府、企业、市场、旅游商品四个方面出发,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贵州优秀的旅游商品购物环境、一流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独特的旅游商品文化和过硬的旅游商品质量,促进贵州旅游商品的收入比重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一)在政府管理方面,应加强督管和扶持力度,为全省旅游商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加强对旅游商品开发管理的集中领导
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涉及轻工、商业、外贸、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要改变多头领导,多头经营的现状,省委、省政府统领全省旅游商品的开发管理工作,对全省旅游商品开发工作实行政策引导、统一管理、协调服务,强化旅游商品开发管理的集中领导,
2.加强对旅游商品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力度,将旅游商品作为重要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同步开发,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增加旅游商品研制、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多种成分所有制参与产品开发,设立专项孵化资金或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保护企业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也要结合实际,安排资金支持培育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项目建设,支持建设旅游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3.搞好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
要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商品为主,积极开发贵州酒文化、茶文化、阳明文化、傩文化、红色文化等相关旅游商品
在产品建设格局上,可实行黔中阳明文化、黔北国酒及红色文化、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黔南山水文化等四大板块旅游商品来来构筑贵州旅游商品的总体形象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作好园区发展规划与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大力培育集群企业知名产品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发展高地
4.制定详细的旅游商品质量标准
要由省委、省政府统一组织,制定贵州省旅游商品质量标准,推进旅游商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严厉打击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生产企业,维护旅游商品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对商品质量的控制,保护龙头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5.打造区域品牌和集群品牌,加强贵州旅游商品整体品牌的建设
省委、省政府要为全省旅游商品开发进行区域性规划指导,打造区域品牌和集群品牌
通过文化活动,大型活动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本地知名度
当务之急就是改变旅游者心目中贵州无旅游商品可买的印象,建造旅游商品的集群生产地和销售,建设设计和开发基地,打造旅游商品的销售中心,树立贵州旅游商品的整体形象
(二)在旅游商品企业自身发展方面,要大力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企业是旅游商品生产的主体,产品开发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