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贺州区块的功能定位是:“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


” 这就明确了贺州的发展方向

贺州也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健康生态旅游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推动旅游由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 ,进而推进贺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现有文献研究综述
休闲旅游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对休闲问题的大量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光远教授被认为是国内较早关注并倡导休闲的学者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2008年将“五一 ”改为短假期,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

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和集中持续闲暇时间的安排,休闲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入

主要体现在:
(一)关于休闲旅游基本问题研究
休闲旅游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休闲旅游强调文化内涵,是休闲主体在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氛围、文化欣赏的存在状态,通过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体验,达到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生态特征,强调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


(二)关于休闲旅游实操问题研究

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休闲旅游的研究,如学者王蔚(2010)提出:休闲旅游“全天候”发展的模式、类型以及消弭“淡旺季”差异的策略

要做好休闲旅游产品必须与创新、创意的结合,加速传统产品的换代升级和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

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进行有针对性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实现区域的竞争与合作;二是对城市休闲旅游、城郊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研究,如严雨莹(2013)提出加快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要走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四位一体”之路,着力在优、精、特、强上下功夫;三是对休闲度假、休闲体验、休闲娱乐及专项休闲旅游产品的研究,如史术光(2013)对江西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进行了研究

贺佳婴(2013)提出地方文化性、品牌产业化经营管理意识以及体验性是城市特色商业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强调的要素;四是对休闲旅游开发的研究,如舒辉(2013)提出以休闲为主力,采用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联合作战方针,围点打援,多方位、深层次开发西塘古镇的旅游

在现实分析上,鲜见国内学者对贺州市的休闲旅游作专门的调研分析,而围绕如何开发贺州的休闲旅游的文献更是无从查找

贺州市至今尚无一个比较完备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在休闲旅游产品整体开发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因此,本文结合贺州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对休闲旅游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二、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加快转变贺州旅游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的重要举措

但休闲旅游发展,与地域资源开发紧密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环环相扣

只有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准确掌握旅游资源特点,科学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谋划,才能为贺州休闲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

贺州山水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内涵深邃,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拥有森林、古城、山地、温泉、河流、湖泊、石林、古村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历史文化厚重的古镇(村)——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有秀美的岩溶山水——钟山十里画廊、贺州石林;有优质的温泉资源——贺州温泉、南乡温泉群;有千年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有“广西第一围屋”——莲塘镇客家围屋

贺州的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组合好,既宜于观光览胜,也宜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体验探奇,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旅游消费需求


2、区位条件优越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毗邻,南与梧州市相接,西与桂林市相连,北与湖南省永州市相邻,是桂东、桂北乃至大西南通往粤港澳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在旅游区位上,地处粤港澳旅游经济圈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大桂林旅游圈和大珠三角旅游圈的交汇处,是广州——桂林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贺州市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很快迎来“高铁时代”

未来三年,贺州市与桂林、广州两个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