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分析 论文下载

财务分析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财务信息。日常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为企业监督和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决策服务。其意义在于正确评价财务活动、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找出企业问题及症结,揭示企业财务状况,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
  为达到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实现财务分析的意义,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有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比较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的数字进行分析比较,如实际与计划相比、本期与上期相比、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趋势分析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是从多种因素对某一个经济指标不同程度的影响入手展开分析。
  二、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分析方法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企业的特点,因地因时因事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并投入人力物力来保证达到分析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要做好分析资料准备,资料是财务分析的依据,只有完整准确的资料,才能反映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也只有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需要企业建立财务核算体系、经营统计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经营统计体系是财务核算体系和技术指标体系的基础,财务核算和技术指标体系为财务分析奠定数据基础。这三个体系的建立为财务分析构造了企业内部数据的框架,为企业内部分析构造强大的数据基础。只有建立起企业内部分析资料基础才能对分析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方面得到保障。
  三、企业财务分析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准备企业统计、财务数据、市场环境等信息,并努力保证质量。企业历年来的财务报表数据和经营状况数据,如生产投入产出统计、能源消耗统计、原辅料采购和消耗统计、会计核算数据等有关的其他数据。这是我们进行财务分析的核心材料。在掌握了上述这些资料的同时还必须了解企业目前的现状。如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企业所处行业的重要性、行业主要产品和经营生产的特点、技术和投资周期、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对经济形势的敏感程度、市场主要产品和行业发展前景、产业技术开发潜力等。以上信息有的是构成复杂、有的是瞬息万变、而且数据量庞大,因此就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保证准确、及时、可靠。
  (2)指标的可比性。指标的可比性是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但在比较时注意指标的可比性,不可简单地为了比较而比较。比如:横向进行比较时一般使用同行业标准。同行业的平均数,是起到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同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放在一起比较就不太合理。实际数与预算数的比较差异分析,有时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有时这种差异分析也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从会计及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财务报表必将做出各种调整,以突破自身局限性,如出具人力资源报告、披露未来信息等等,从而提供更多的可比信息
  (3)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它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定性分析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研究的结果本身就是定性的描述材料,没有数量化或者数量化水平较低;另一种是建立在严格的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从科学认识的过程看,任何研究或分析一般都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然后再去研究它们的量的规定,在量的分析的基础上,再作最后的定性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现代企业面临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