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高职院校与二级学院的内涵  高职院校中的二级学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行政、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基层组织,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工作和教师的科研都能起到主导作用,是高职院校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中,按照职责不同,可以将各个部门按照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对于相同的职责部门则相互联系构成平行结构,各个院系是由若干个教研室组成的完整教学部门,而二级学院则是连接学校与专业之间的一种管理组织部门,也是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产物。
  二、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缺乏自主权
  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一般采用权利集中的方式,学校掌握了全部的决策力,教务部门则是在学院领导之下的权利中心,这样,下面的二级学院在基本的教学上缺乏自主权,只能是决策的执行者,无法及时反馈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二级学院的人员力不从心。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完善
  正是由于目前的二级学院都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象,二级学院的教师不能及时反馈相关教学问题,同时,教学考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与其主体地位。
  (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健全
  目前,二级学院处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之下,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各方面也受到教学经费的制约,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发挥,导致二级学院的信息化利用率降低,不利于教学管理的工作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内涵
  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也曾提出,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而质量的提升则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说,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直接影响到一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堂上,应当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也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不断加强院校的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认可度。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并不断提高学院竞争力,从而扩大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设计思想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设计体系时要注意便于师生理解,做到一目了然。
  2.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要遵循价值导向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以及社会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既是教师工作的方向,同时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标准,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要全面,符合科学规律和实际需求,同时,还应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尤其在制定课程设置时,要遵循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培养相应的人才。
  3.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建立一套可行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案。评价过程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评价。学生是学校的主题,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方法之一,这可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公正可靠。第二,系部评价。主要是通过小组进行自查和自评。第三,学院评价,对全部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协调教学工作,保证评价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第四,社会评价。这主要是通过网络,将学校与用人单位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学院的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对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相当有必要,这对促进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十分重要,必须不断探索与实践,更加科学地对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确保学院更好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