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为例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简介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可分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完成项目,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的老套路,而是以完成一个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既注重最终的实践结果,更注重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自主思维和创新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置
 

 1、任务设计
  确定基于本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能力目标,即学完后“能做什么”,而不是过去的“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在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时,首先要分析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全面确立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对教材有关内容进行的整合和二次开发,以确定课程内容的组成及顺序安排,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具体分解成若干教学任务,以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
  2、任务准备
  任务的准备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任务的目标性,所选任务应实现教学计划内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点;其次,是任务的完整性,任务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成品,作为任务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有一种成就感;另外,在确定任务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多,要确定任务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任务容量不能太大,完成任务所用时间要恰当,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的心理,不利于任务教学的实施。
  3、任务呈现
  教学开始时由教师提出任务,并且直观地呈现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4、分析任务
  教师紧扣“任务”,分析任务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实现方法和途径。
  5、任务实现方案
  在任务实现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想法和问题以便在后续的环节中继续进行探讨或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
  6、任务实现方案优化
  在方案优化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及时抓住学生新思维、新见解和新方法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7、归纳总结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分析和讨论结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补充或讲解相关的知识,对本次课的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串联。
  8、布置任务
  通过布置课后任务再次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在外贸单证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基于工作过程,确定学习目标,形成教学项目
  《外贸单证实务》是高职高专院校国贸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是国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从职业方向看,本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熟悉外贸单证工作中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业务流程,能根据外贸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的需要独立完成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一系列的外贸单证工作,具备外贸单证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要求,来确定学习领域的教学总体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国际贸易交易磋商,会根据交易磋商的内容拟制外贸合同,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贸易的结算方式;
  (2)能根据进口合同的要求申请开立信用证;能按要求分析信用证的基本内容,会根据外贸合同审核信用证;能根据不符点和修改意见撰写改证函并处理信用证修改;
  (3)能根据合同、信用证和货物的实际情况,正确缮制发票、包装单据、出口托运单、产地证明书、出口报检单、出口报关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汇票等出口单证;
  (4)能按流程规范缮制全套进口单证;
  (5)能根据单证审核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快速审核相关单据并找出其不符点;
  (6)能按信用证指示或合同条款交单并按业务和其他部门要求将各类单证归档。
  针对以上学习领域目标要求,将相关内容划分成以下三大项目:制单准备;出口单证的缮制;进口单证的缮制。
 

 (二)在各项目基础上,设计课程单元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需要,教师将各项目又细分成若干个具体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