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神经外科与其他医学不同,它具有跨专业性,所跨专业主要有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以及药物学,其是这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神经外科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其进步的显著标志。由此可见,重症医学的重要性,它的诊治水平是医院的整体水平以及能力的代表与标志,作为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同时也是职称晋级的考试科目,在临床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建立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一)明确培训目标
  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给培训指引方向、提供标准。每个医院都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标准以及考核标准,这导致不同医院的住院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带教中常常存在很多问题,如带教老师不一样,所教授的内容、要求、标准也不一样,这直接导致医院的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水平不同。面对这种情况,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显得十分重要,有了目标以及相应的一系列疾病诊治流程,加之规范的操作要求,就会给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水平。
  (二)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培训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为整个培训工作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将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计划分为初级阶段、加强阶段、进展阶段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主要让受训人员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如各种临床诊疗的规范、基础生理和病理知识的掌握,以及急救和监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的加强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其深入了解疾病、提高临床技能,最后的进展阶段则是为了培养受训人员对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思维。有了详细的计划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全面的培训制度
  1.入科教育。住院医师往往都是刚刚毕业的新人,作为住院医师的身份进入到医院学习工作,因此当其来到医院的时候,医院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每一个住*院医师对新环境都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如说设备、同事、环境等。
  2.基础理论培训。基础理论在规范化的培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般基础理论都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一周一次、一次一个半小时,并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由高资历的主治医师对重症医学住院医师举办讲座,讲座的选题要逐渐加深,并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实用性。第二种是一周两次到三次,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老师带领住院医师进行查房教学,所教内容不固定,具体根据病房收治的病例决定,再或者是老师随机进行教授,这种形式的培训比较注重临床诊治的思维的训练。最后一种形式是两周一次的病例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帮助住院医师掌握临床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促使其进行相应的临床思考,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技能培训。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理论,还要掌握基本技能,因此在完成知识理论的培训之后要加强对住院医师基本技能的培训。重症医学住院医师不同于其他医师,他们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救治的患者大多是危重患者,需要争分夺秒,因此,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机械通气等知识,并在学习之后不断演练,才能切实掌握这些基本技能,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保障诊治无误。
  4.科研思维培训。每一个临床医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科研思维,它不仅是临床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医生对专业前沿的感知。在培养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科研思维的过程中,读书报告会是简单有效的形式,通过读书报告会,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可以充分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关医学领域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前沿信息,从而使其知识随着报告会的开展不断更新,同时拓展其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的方法。
  (四)丰富教学方法
  很多住院医师对于相应的培训有自己想法,如觉得培训的内容过于繁杂、信息量很大、操作难度大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需要,因此,为提高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比如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以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目标就是传授相应的知识,老师按照计划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住院医师对重症医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其兴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