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背景介绍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论文从产业方面对“信息化”进行界定。20世纪90年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手段,使教育教学环节信息化、多媒体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快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导入、新课讲解、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的知识从自身角度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加工所学知识的主体。教学过程为创设情景、探究问题、合作学习等过程;学生亦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利用网络课堂协作学习和交流会话等。
  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形式
  随着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其最主要的应用形式表现为以下几种。
  1.微课。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学者提出的60秒课程,现今的微课程是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一所学院的教学设计中提出的。微课是指利用5~8分钟的时间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是一个定义、一道例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常考知识点和实验操作等进行讲解,最终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它以短小为主要优势,不但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琐碎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的要求,而且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各种多媒体终端上进行播放。除此之外,学生还可有针对性的选择想听科目和知识点,做到对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
  2.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远程在线互动课堂,是利用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以及在线答疑等形式,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在有网络连接的多媒体终端上安装学校指定的网络课堂客户端软件,使用由网络课堂管理者提供的账号和密码登陆网络课堂客户端,即可参加网络课堂的在线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接受能力,随时调节网络课堂进度,在课堂练习模块中自主选择参考答案的查阅次数,并利用客户端将疑难知识点上传给在线答疑教师解惑。
  3.其他形式。除了以上两种形式,信息化教学方式最简便常用的有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视频,如目前各大院校陆续成立的精品课程网站和各种学习资源网等,慕课也是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一种。
  三、高职数学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1.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板书教学的数学课堂对小学、中学甚至是高职、本科院校来讲都是非常枯燥的概念、定理式的学习,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上课的任务以听为主,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中得不到提高。而信息化技术可集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图片等为一体,因此在信息化的数学课堂中可以选择多维度的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一个静态和动态相互结合的高职数学课堂。比如,对某一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由哪位著名科学家提出的;再如对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的极限位置)和定积分概念的形成过程(曲边梯形的面积)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形成比较具体的认识;在教学例题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例题进行教学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的重要应用。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把握高职数学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就要多方面了解信息化手段,如教学动画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美化、网络课堂的使用和后台操作等。同时需要教师对每一节基础知识的背景材料及所需的支撑资料有全面的认识,要求教师对每一处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料进行合理筛选和有效组织,使其能有效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此外,信息化教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还要进行自身的角色转变,从主体地位转变为引导作用。
  3.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化教学课堂是新型师生关系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化课堂中,教师只扮演引导者的身份,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网络课堂等信息化教学课堂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这不能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对该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语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职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提出了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