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反思当下中国房地产发展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机理分析
  1.次级抵押贷款的概念
  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根据申请人的信用条件来划分,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公民可以获得贷款,但是还款承担能力较差的公民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申请贷款,且次级贷款市场的利率要高于正常的贷款市场,这就表明信用记录不良的人需要高额的利率来获取利息,最终导致信用不好缺乏还款能力的申请人无法还款,而形成美国次贷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同美国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2001年,美国为了刺激疲软经济的复苏,开始大规模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随着利率的下降,房价不断上涨。然而,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美国开始调高利率,导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重新设置利率,借贷还款者的压力增大。
  其次,美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缺位。美国消费信贷法律制度中重要的监督制度就是信息披露制度。美国的《放贷真实法案》和《公正信用报告法》通过制度的规定对房屋借贷人的信息进行评估,以测评借贷双方的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为放贷人提供信息。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导致信用不良的借款人和次级债券投资人都遭受损失,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甚至破产。
  最后,次贷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开发导致信贷风险的扩散。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是美国标志性的房地产制度,美国的抵押贷款公司通过不断收购房地产,将房地产转化为债券投入市场。随着美国通货膨胀,为了转移自身公司的压力,贷款公司对房屋抵押贷款的年限和利率进行了调整,将放贷标准不断降低,创造出许多贷款衍生品,甚至出现了无首付房贷,使房地产债券的投资风险也不断增大,而这些风险都被房屋最终持有者承担。
  二、我国房地产过热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1.我国房地产现状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广泛推行商品房开始,我国房地产价格呈现飞涨的状态。一线城市的增长幅度达到3倍多,年均增长率超过2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公寓价格年增长幅度都达到两位数。2010年后经过限购政策,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一段稳定期,但是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一线城市住宅地价明显上涨,并且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处于高位,许多房地产企业将二线城市作为投资区域,导致现今许多二线城市迎来了很大的涨幅。
  2.我国房地产过热的成因分析
  首先,政府的制度因素是我国房地产过热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制度性缺陷是房屋市场购买刚性需求的深层动力。西方国家都有相对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在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方面有津贴房屋、廉价公租屋等政策,但我国住房制度强调商品房制度,对居民房屋保障的制度构建不完善。另一方面,适度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优惠方便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注入,使开发商拥有相对宽裕的资金链条。购房首付利率的降低以及存贷款利率的下调使投资型客户及自住型客户群扩张,需求的增强一定会引起房价的上涨。
  其次,避险性质的购买需求是我国房地产过热的外部原因。现今社会处于通货膨胀的阶段,且股市、外汇市场以及其它投资性行业都存在很大的风险,房地产投资就是中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诱因。出于规避风险以及投资升值的考量,人们会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利润较高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大量的虚假需求,演变成房地产过热的表面现象并且大量空置房开始出现。
  最后,货币现象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内部诱因。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脱离其本身的价值,处于飞涨的状态,是一种典型的货币现象。我国经济的形势表现为通货膨胀,投资房地产会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资金的增值,通货膨胀率对房地产业会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通胀率的提升,会直接促使房地产投资的上涨。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
  1.我国房地产次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分析
  中国目前房地产流动性过剩、利率水平较低、房地产市场泡沫化严重,这种情况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我国房贷市场稳定度比较低,价格会出现较大的涨幅度;第二,房地产市场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状态;第三,国内居民的强烈的房屋购买欲望,间接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第四,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动对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利率的调整与房价有直接的关联。但是,这些相似处并不能表明我国会爆发次贷危机。
  2.我国防止次贷危机发生的应对措施
  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国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