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城市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中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内容是研究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类型的建筑建设工作日益增加,这对于城市水文学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社会的发展以及建筑建设数量的改变,对城市水文学的要求也随之而增加,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对城市水文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城市水文学课程教学工作改革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城市水文学教学改革工作时候,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水文学专业课程的发展情况,然后与专业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综合院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制订详细的教学改革计划,改正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水文学的教学质量。
  1.选择合适的教材。城市水文学课程是一门偏文科的专业课程,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其中技术性知识含量少,所以对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制并不重视,导致教材内容陈旧,知识点生硬且繁杂,知识点的确定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障碍。所以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合适的教材,首先要查看教材的出版时间是不是最新的,以避免教材知识点过时。其次,就是考虑教材知识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两者不能兼得,可适当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删减,根据我国国情增加合适的知识点。
  2.充分利用工程案例。城市水文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性十分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相关的工程案例进行讲解,才能令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令单调的知识讲解变成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力学课程理论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点,搜集大量的图片、案例,甚至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添加相关的动图、视频等教学材料。教师必须在进行城市水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令学生意识到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城市水文学是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中。教师可适当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或者地方参进行观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实际施工和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最新技术和设计软件。这种教学形式,和枯燥的课堂教学工作相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更多知识,了解技术的作用和运行方式,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提升。
  4.学校应增加设备更新投资。在给排水工程中,往往需要很多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些设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很难够接触到,所以校方应该加强对给水排水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投资,及时更新施工技术和设备种类和型号,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设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增加对设备的投资,也意味着要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践,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技术型的城市水文学知识人才。
  5.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城市水文学的教学和学习不仅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其他的专业课程要高。城市水文学的专业知识繁杂,涉及多种行业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扩大自身专业知识面及教学水平。院校可以定期为相关的专业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总体评价,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摆正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位置,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城市水文学知识的框架,从而为日后的给水排水学习和社会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城市水文学知识的意识和热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