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重要。目前,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之中,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已率先走出低谷,再次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大量重点工程开工,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的热潮再现,这些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能异军突起?怎样才能勇立潮头而激流勇进?
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关键是要苦练内功,抓好管理。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企业因忽视了技术管理,而导致企业经营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1注重技术管理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更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态势也更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如某大型国企投资500.6万元在老厂房旁新扩建重型装配车间3000
m2,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有七家,最后由甲、乙两家以接近的标的胜出,分别承担三标段主厂房的东、西侧72m×20.83m
的连接施工(其中桩基部分预算费用85万元)
。甲为抢进度,地基开挖中自恃装备精良,设备规格大,着手就连夜开工,一星期后数个桩打好,接着在靠近老厂房边施工,不料老厂房墙面倾斜,地下水大量涌入桩孔,排水后由于土体失稳,墙面倾斜更大。原来,此地乃填湖而成,多巨石且土质疏松,甲施工队承担的工程陷入困境。而乙先对原地质档案进行数个方案的充分论证,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工作才开始下钻,结果半个月后,乙已开始按进度计划浇捣圈梁顺利施工,而甲为处理墙体倾斜,施工进度仍停滞不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重视工程技术管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这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2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3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