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路径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具有明显的梯次结构特点。先是一线城市的飞速发展,然后是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二线城市相继繁荣,接下来是以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陆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使农村常驻人口剧减,我国传统节假日期间的一线城市成为空城,就是很好的例证。另外,由于物质条件、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籍大学生在毕业后,回乡就业、回乡创业的比例相当低。其实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绝大多数滞留国外的一个缩影。高技术人才滞留城市反过来也制约着农村经济复苏。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梯次结构中不难看出,下一个我国经济的繁荣点是占据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广大农村,因此,对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在家乡发展的机遇要大于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因,大学生村官的普及也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大学生村官非但不是外放,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大学生竞相争夺的黄金岗位。笔者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阻力进行剖析,提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展的几点浅见。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阻力研究
  总体而言,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阻力源自两方面,其一是自身原因,其二是外部原因。
  (一)自身原因
  1.思想认识。我国的传统思想认为走出去是光宗耀祖,走回来是丢人现眼。这种认知不仅存在于大学生的父辈中,现阶段的农村籍大学生自身也有这方面的思想障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时的认可度较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一下子转变过来很难,回乡的大学生村官在众口铄金之下,无奈离去的大有人在。这种现状的改变需要时间,也有地域原因。越是靠近城市的农村这种想法越少,反之,越是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这种思想也越为严重。由此,大学生在转变自身思想认知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由变化大的农村带动偏远地区的农村做出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所承受的压力极大,而且创业计划得不到认同与支持。
  2.物质需求。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是农村籍大学生不愿返乡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农村现状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医疗、娱乐等设施的不健全或者落后,使大学生村官在创业时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难以形成团队战斗力。
  3.知识储备。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时,必须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如种植、养殖等。然而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中,涉及农村大学生创业的内容还较少。另外,大学生村官还要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能够顺利执行党的政策,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因此,大学生村官如果不能系统地梳理自身优势与地域优势,结合点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创业风险放大,甚至创业失败的危机。
  (二)外部因素
  1.资金支持。创业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资本原始积累,其创业资金一般由家庭负担。一旦创业项目较大或投入周期较长,就需要持续投资,资金链断裂会使创业前功尽弃。然而我国由于征信体系方面的原因,银行贷款难度很大,民间融资渠道的借贷成本很高,由此,合理的资金支持是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必要措施。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不可预知性也是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外部阻力之一。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从事的人很多,一旦从事同行业的人过多,无序竞争是必然现象。还有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的物价波动幅度,掌握不好节奏或缺乏相关知识也会导致创业失败。另外,不可抗力造成的外部风险也要纳入考虑范围,如养殖业中的禽流感、种植业中的大豆危机等。
  3.组织风险。组织风险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组织能力。大学生村官创业,不是为了个人获得成功,而是要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创富。因此,创业时的组织风险是必须要考量和防范的,在带动村民创富过程中,不能转嫁创业风险,要做到未雨绸缪,谋而后定。其二是党组织。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最基层的领导干部,要守得住纪律,经得起诱惑,要从最基层杜绝大学生创业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发生。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路径研究
  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可以看成是两部分,一是创业,二是创业带动富民。因此,其创业富民的路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创业项目、创建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控制创业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学习创业知识等。
  (一)选择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的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大学生村官在创业项目选择中,应偏向于农业产业方向,以广阔农村为创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