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现代企业税负带来的影响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正式下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并于2012年初开展了企业试点工作,是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在我国的全面落实


那么,它对现代企业税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要关注其中的积极影响,尽可能的让营改增有效帮助企业合理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经济利润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到交通运输产业以及现代化服务业两个行业,并把交通运输业细分为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则细分为物流辅助、技术研发以及文化创新等

根据规定,时下的税率为17%与 13%,在此基础上增加6%以及 11%这两个税率,适用于不同的税目类型

那么,对于那些营改增的试点人群来说,一般有两种,即普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这些不同的纳税人,我们也有不同的计税方式,即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对现代企业税负带来的影响
   我国实行营改增税制改革,主要是由于它可以引导企业更好的发挥出增值税的中性效应,可以解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并行情况下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受到不良影响,还可以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困境

那么,它对于我国现代企业来说,在税负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总体上来说,营改增税制改革后,现代企业的流转税只是增值税,但是,我们在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进项税和营业税不再被抵扣或取消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税负影响


  (一)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在营改增之前,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按照3%的增值税按计征货物销售增值税,按照5%的营业税计征文化服务业的营业税

而在营改增之后,针对那些不符合增值税税率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基本上按照3%的税率来缴纳增值税

这就是说,小规模纳税人中一半以上的人的税率由5%减少到了3%,整体的税负下降了大概百分之四十左右

因此,营改增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降低税负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存在价值


  (二)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一般纳税人包含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和服务制造混合型企业但是,这些纳税人有着不同的税负

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力资本,而这类企业的主要利润就是来自于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利润

这就让服务型企业由于营改增而没有进项税额导致了税负的增加

而对于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制造混合型企业来说,营改增的确是有好处的,因为它由于营改增后的进项额可以抵扣增值税额而降低了税负


  (三)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一般纳税人要按照7%的税率来进行纳税,而营改增之后,一般纳税人则会接受专用发票,并按照11%的税率进行抵扣,从而让企业的实际税负变少

三、“营改增”税制改革后现代企业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营改增税制改革后现代企业的税负受到的不同影响,我们就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来努力发挥出营改增的积极效用


  (一)采取一定的培训工作

营改增税制改革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因为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增强这方面的培训与引导工作,让财务能够更多的了解并适应营改增之后的税负变化,尽可能的利用营改增的优势来降低企业税负,从而让营改增的优惠政策为现代企业保驾护航


  (二)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制定并实施以来,主要针对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这个区域性特点来对营改增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控

我们应该根据营改增地区的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最合适的发展方案,严格控制好企业的经济活动与资金使用情况,尽可能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让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得以把其中最为优惠的地方体现出来,最终减少企业的税负,提高税后效益


  (三)努力防范税制改革后的风险

现代企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因为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营改增之后的会计核算方法变得更为复杂,企业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自己的会计核算方法,这就需要企业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最大程度的规避税收风险,并高度重视发票的开具工作,尤其是要避免税务稽查风险,真正做到企业的税负减少的同时,尽可能的符合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政策要求


   总之,营改增税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