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新建本科院校资金来源的若干途径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引言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教育部从1999年到2005年先后批准建立了198所本科院校,约占全国本科院校的30%,这一部分本科院校就是新建本科院校


  在过去近十年中,这些院校大多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办学资金需求也急剧增大

例如:为了提高办学条件而建设新校区、购买教学/实验设备,为了增强师资力量而大量引进高水平人才等

对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教学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和学生的学杂费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对高校的财政拨款通常只占正常运行的20%左右

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投入比例则更低

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的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催缴又缺乏力度,从而造成事业收入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教育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银行贷款便成为高校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之一

银行贷款作为一条有效的筹资渠道,虽然短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到期偿还贷款本息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无异于“挖肉补疮”

因此,如何进一步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对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是当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发展资金现状   纵观全国各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其教育资金一方面来源于财政教育拨款,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学生所交的学费,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显得过于单一

  首先,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性院校,其运行经费受地方财政状况影响较大

虽然财政教育拨款在逐年增长,但是相对于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所需资金来说也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财政拨款的总量更是相当有限因此,银行贷款成为高校筹措教育经费的必然选择

然而,巨额贷款所需支付的高额利息直接影响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造成借款利息风险

以我校为例,每年需要偿还的银行利息就高达几千万元,因此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学校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和压力

  其次,财政教育拨款是按月拨付的,主要用于学校的经常性支出,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结余的

虽然每年的学杂费收入是高校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高校的招生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收费标准接受物价部门管控,高校是没有自主权的,另外大多数高校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使用“零余额”账户进行资金的结算,所收取的学杂费必须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一定周期后再返还给收费学校,使得高校的教育事业收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而且还要受到地方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而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却是均衡的刚性支出,不存在季节性,这使得教育经费收入的季节性与教育经费支出的刚性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再者,目前许多学校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催缴又缺乏力度,造成事业收入严重不足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规模也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收费管理上,许多高校对学费的催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其中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但也有一部分是学生恶意拖欠学费,其中大三、大四学生不交学费尤其突出

学杂费收入是高校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学生欠费金额庞大,就会削弱高校经费的自给能力,资金周转也会出现困难,增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因此,如何有效拓宽高校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这对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经费已从国家统一拨款的方式,逐渐转变为多方筹措的方式

高校办学经费渠道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笔者看来,可从以下几种途径着手:   (1)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的创办,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它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而高校也应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支持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我校从相关部门争取到了大量的经费支持,研究课题和经费大幅度增长,2011年全年科研经费历史性突破达到1000万元

这对我校的教育发展经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创建校办企业当前,我国经济的总体形势良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学校创办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这给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