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就是指企业内部为了保证各项发展活动的有效运行,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出现,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制定并且实施的一种政策程序
经过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难点
(一)内控体系建设缺少规范性和长远性
很多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内控的真正作用,所以,在建立时导致了内部控制体系缺乏长远性,没有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在制度建设、人员配置上都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态,没有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制度执行上力度不足,岗位设置也缺乏合理性,导致会计工作混乱,职能不清,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内部审计缺乏力度性,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和复核都缺乏应有的实效性
(二)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实施企业内控需要稳定的内控环境,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内部环境的中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有效执行
在企业改制之后,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良影响,很多企业尚存在着权责不清、高度集权等不良现象,导致了企业投资主体缺位,实际企业控制权转移到了管理层,导致管理者和经营者错位现象的出现
(三)对风险认识不清
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了解和控制,但很多企业在实际建立过程中,对企业风险控制认识不够
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控制并不是要全面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的正常发展必然会伴随着风险,若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会对企业发展构成威胁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具有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不足对风险类型判断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判断失去准确度,风险解除效率也会下降
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的规避、风险分担、风险降低和风险承受等
企业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而选择应对策略
二、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长远规划
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要为执行者提供实施行为的制度依据,所以在进行体系建设之前,就要将体系建设明确化、制度化
要从企业不同部门全面进行,比如说,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方面全面着手,找到其中的关键点以及业务流程,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控制,对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
同时,要细化内部控制工作,明确细则
企业要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以及要素制定出工作的基本细节,进行任务分解,使得体系建立工作得以真正落实
在制度中要将内部控制体系的长远规划纳入其中,让员工切实认识到内控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能实现的效果,提高内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全员建设
(二)健全机构,规范法人治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者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积极进行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方案的制定,同时还要全面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企业的内控制度
如果企业的条件比较好还可以相应的成立内部控制机构,这样就可以实现全面、全职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控制
同时,企业还要积极的规范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要让企业的不同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实现企业发展的协调运行,也便于内控机构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商量对策
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实现企业的职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中,加大了企业的监督力度,这样就能够弥补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为企业的内控提供有效的监督
(三)强化风险认识
正因为企业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隐患,因此,为了提高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规范性,必须强化企业员工整体风险认识能力,从各个环节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首先,企业要积极组织系统化培训
要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认识能力培训,通过相关课程的讲述以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不断发现隐藏在企业发展活动中的风险,,辨别风险类型,预判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于能够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及时采取消除措施
其次,组织相关座谈会和观摩企业在建立内控规范体系时要积极借鉴其他成功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