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及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速公路建设日臻完善,危化品公路运输业务越来越多,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对无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巨大的损失,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一时间人们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谈车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请看下面两起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
事故一: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一辆载有约30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迎面相撞,由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导致槽罐车内大量液氯泄露,导致27村民中毒死亡、285多人住院抢救治疗、附近3个乡镇近万名村民被紧急疏散,给当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污染
事故二:2012年8月26日凌晨,内蒙某公司驾驶人陈某,驾驶该公司蒙AK籍号大型卧铺客车,实载39人,由呼和浩特市驶往陕西省西安市,当行至包茂高速公路陕西省延安市境内484公里加95米处时,与一危化品运输车辆(实载35吨甲醇)追尾相撞,造成甲醇泄漏并瞬间起火,导致卧铺客车上36人死亡、3人受伤
上述两起危化品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因危化品次生灾害导致了65条无辜生命死亡,还有大量人员受伤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见危化品交通事故猛于虎!任何事故都是偶然中的许多必然,是许多不安全不规范因素的集合,由此可知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危化品交通事故呢?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对危化品的需求巨大,运输需求也就水涨船高
以纯苯为例,我国1998年消费量为178万吨,到了2012年达到了将近700万吨,消费量翻了两翻多,由于公路运输方便快捷,适合小批量消费,所以大部分纯苯的使用单位最终依靠汽车运输实现终端流通,假如700万吨里有500万吨依靠依靠汽车槽车来运输,以平均35吨每车次为例,则需16.7万车次运输来实现,这就是危化品公路运输交通事故增多的原因之一
2、不良企业低价竞争、市场恶化:普货运输行业竞争激烈,危化品道路运输价格比普货高很多,导致大量山寨运输单位低价进入危化品运输市场,导致劣币驱良币,增加了安全隐患
这些山寨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跟执法部分打游击“敌进我退,敌走我扰”,完全不顾“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条例”,严重超载、多拉快跑、车辆不定期安检、人员不进行安全教育、到异地申请危化品运输许可许可证和从业人员上岗证,逃避检查,抱着侥幸的心里不出事,抓到就认罚或找关系私了,不仅仅纵容执法腐败,同时使正规企业难以生存,更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3、 危化品运输管理条例繁多,且各地标准不一,多头监管:工商、税务、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公路、交通等等部门都有权利管,又往往管不到位,各地方各自为政,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导致成本急增,同时增加安全运输风险
例如现在各地都要求危化品运输车辆上高速行驶时要办理特别的通行证,各地的要求又不一样,办证时间又长,对一些要长途运输穿州过省的企业真是叫苦连天,于是有的地方,把危化品运输车辆当唐增肉,人人都想咬一口,一两百公里路就有十几个部分查,执法力度又不同难以协调,罚款多如牛毛
如华东某省的高速公路危化品车辆不受限制行驶,而到了华北某邻省只能白天跑晚上不许跑,到了天津则是没有通行证不许上高速,司机只能像打游击一样,被赶下高速后,在路况不好且人多车杂的省、县、乡等级公路七弯八拐,运输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
那么,危化品运输行业如何规范整治、运输企业如何常抓不懈安全管理,如何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增加效益,使危化品运输行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引发频繁安全事故呢?这是摆在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从源头抓起,将危化品安全运输管理统一到中央一个部门,统一法规、各省市、各地方不能另行出台相关法规条例,日常道路执法监管由一个部门执行,如全国的高速公路统一规定危化品运输要求,不能各自为政,令企业无所适从
这样企业才有精力和能力遵守相关法规,安全运输,才能实现“安全第一、降本增效”
2、加大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执法力度,对一些没有资质或违反危化品安全运输监管条例的企业和个人,屡教不改的,要重重处罚,罚到他们破产,禁止再从事危化品公路运输;对于交通肇事导致人员伤亡和严重环境污染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才使那些无资质、车辆不符合要求,人员培训不到位,安全运输疏于管理的企业或个人退出危化品运输市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