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角色转换”教学法在饮食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设计了“《饮食文化》课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对所学该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数据的统计,现将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饮食文化》课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由课题组制作
该问卷共设计了12道选择题,分别对我校旅游系已学习了《饮食文化》课程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共发调查问卷167份,共收回问卷167份,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100%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课程的喜欢程度上,有118名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该门课程,占70.66%;47名学生选择了一般,占28.14%;只有2名学生选择了不喜欢,占1.2%
(二)关于课堂氛围方面,71名学生认为课堂氛围活跃,92名学生认为一般,4名学生认为不活跃,死气沉沉
此项表明,教师在课堂氛围的制造上还应再有所突破
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128名学生认为自己是主动参与,占76.65%;39名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动参与,占23.35%
(三)在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上,85.63%的学生是一种合作交流的方式,7.78%的学生认为是自主学习,有6.59%的学生认为是填鸭式
课堂内容的理解上,98.81%的学生认为能理解及部分理解教学内容,1.2%的学生认为基本不能理解教学内容
可见,采取了该种教学方法后,极少有学生会学不懂该课程
(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排在前四位的是:有109名学生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100名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97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增强,77名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的胆量
可见,该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和学生的胆量等几方面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五)课程考核评价方面,65.87%学生认为采用平时学生讲解与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很好,29.34%的学生认为一般,4.79%的学生认为不好;在教师对学生点评及学生对学生点评的影响方面,65.8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点评和其他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影响很大,32.34%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1.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可见学生还是很在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评价和肯定的
(六)在对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的收获进行开放式问卷时,大多数学生认为:丰富了自己的饮食文化知识,了解了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如历史、典故、特色食品及民俗知识等,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饮食文化》课堂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该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继续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代练”的陈旧观念,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问卷调查,76.65%的学生是主动参与,23.35%的学生认为是被动参与
可见,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学生也希望能够在课堂上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把学习任务交予学生,各小组成员间进行分工合作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被动式的学习,而是一种合作学习
各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分派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因而在调查问卷中,97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增强
在课堂上,当学生在讲台上能从最开始的忙乱紧张、到后边能从容应对,语言越来越连贯、思维越来越流畅,并能较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语言采取一定的方式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到他的讲解中时,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胆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因此,167份调查问卷,有109名学生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100名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77名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的胆量
可见,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
(三)采用良好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才能激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