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自成》 《李自成》由四部曲《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组成,在语言、细节、情节上对原作进行了大量压缩精简,特别是原著中有关拔高李自成、高夫人的情节作了大量删节,对红娘子、邵时信等的“忆苦”段落也力加删削,去掉当年为防“棍子”而外加的说明性、议论性文字,为追求简洁、朴素的美学风格,修订者删减大量的余字赘语
精补本还就原著中近千余处叙述自相矛盾或失去照应、史料及历史常识问题、诗词格律的失误以及语病等也都作了修补
新版的《李自成》在结构上更完整紧凑,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更符合历史逻辑,对历史的认识和表现也更丰富
已先睹为快的著名文史学者冯天瑜评价此精补本“同高鹗功业相类”
二、《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治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出版后曾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薰陶的顺治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与民休养生息,但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满族亲贵,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迭起
龙庭上威严万分的顺治,却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顾母后及朝臣的反对执意钟情于已成为弟媳的乌云珠两心相许,互为知己,痴心相爱,感天动地爱与十艮.生与死.权力争夺,刀光剑影,迭相交织
最后爱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顺治77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女士以史为翼,驰骋于文学的天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叙事艺术相交融,跌宕起伏,千曲百回语言洗练典雅,流畅精美
评论家曾赞日: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历史小说佳作
三、《金瓯缺》(4卷) 出版于1985年,作者徐兴业
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上海市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小说奖
描写的是12世纪初、中叶中国内部宋、辽、金之间的民族战争
《金瓯缺》的作者以饱含爱国深情的文笔讲述一个朝代的灭亡,一场战争的残酷和一个家庭的遭遇
本文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把笔墨集中到宋徽宗末年到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这段多事之秋,时间与空间跨度大
但是由于作者组织小说系统有方,使得开卷读来,只觉历史一幕幕有条不紊地展现在面前,毫无混乱无主次之感
宋金海上之盟和议夹击辽国,然后有宋两次伐辽,伐辽事败,金国却胜了辽,宋从金手中买回燕京以护面子
金军挟灭辽之威乘势攻宋,宋仓皇应战,到两次东京保卫战,到二皇被虏,到临安称帝,南宋偏安江南一隅
这期间,政权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剑影,狼奔豕突,要写要讲的事很多,而且这种事件人物之间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如何去叙述呢?这是考作者的功力所在的
徐兴业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以马扩一家人的遭遇为线索,层层展开叙述,围绕这个线索,写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同时在大的背景前又极力描绘出马扩一家人的沉浮,用大背景为马扩一家人命运作渲染、铺垫,马扩一家人的命运又反过来渲染当时的重大的政治军事情况,使得文章读来生动鲜明、感人肺腑,同时有了马扩一家人的命运作头绪,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作者就有选择了,面对众多材料,利我者用之,不利我者舍之,取舍自如,因而作者叙述起来,从容得体,舒卷自如
光有了线索只能为组织故事提供一个形式上的脉络,要把各个故事完整地组织起来,还要涉及到它们各自的“灵魂”,就是说各个故事在内在情感、基本政治态度、政治倾向等问题上要具有一致性
作者很好地注意到这一点,他抓住了爱国主义精神为本文的中心灵魂,各个故事的取舍莫不是以之为准绳的
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北宋南宋人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同时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嘲笑、讽刺了当时一些卖国贼
有了以马扩一家命运为线索,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灵魂,文章写起来就避免了六头无主,面对众多的复杂的历史事件,可以清醒地侧重讲述了
同时又可以以此为准绳决定叙述的详略,叙述的缓急
徐兴业灵活地运用了这些方法,使得本文纵横开合,缓急错落有致,叙述清晰而不含混,作者本人态度鲜明,文章一气到底,情感洋溢,痛快淋漓! 四、《白门柳》 (共3册) 是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一、二部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荣誉奖
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
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
小说写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虽然上百,这些人物在书中所占的位置轻重各不相同,但贯串全书始终的核心人物其实只有五位——钱谦益和柳如是、冒襄和董小宛,以及黄宗羲
五位人物当中,钱、冒、黄分别属于“士”这一阶层里三种不同的类型,各有其普遍的代表性;柳、董则分属“名妓”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的两种性格、追求各异的女性
当然,作为这群人的对立面,小说还以相当篇幅写到权奸马士英、阮大铖,以及降清明臣洪承畴,他们应该也属于第一层次的重要人物
五、《张居正》 《张居正》为四卷本长篇小说,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大奖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红色为历史小说) 第一届(1977~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芙蓉镇》古华 第二届(1982~1984)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第三届(1985~1988)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萧克 《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 《战争和人》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第一、二部)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1995~1998)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藏)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王旭烽 第六届(1999~2002) 《张居正》熊召政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2003~2006)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届(2007~2010) 《你在高原》(10册)张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第九届(2011~2014) 《江南三部曲》格非 《这边风景》王蒙 《生命册》李佩甫 《繁花》金宇澄 《黄雀记》苏童 讲史 我们提供知识,以了解人类的过去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添加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