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顾客期望理论的蜜月旅游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蜜月旅游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据民政部公布: 全国每年登记结婚的新人约有1800~2000 万对,其中北京每年就有9~10万对新人结婚


其中80%的新人会选择在居住地酒店举行结婚仪式,然后外出蜜月旅游;20%的新人会免掉婚宴直接选择蜜月旅游,每对新人蜜月旅行花费一般2~5万元之间

[1] 2010年12月12日,第十四届“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在三亚天涯海角隆重开幕,天涯海角成为了青年男女表达忠贞爱情的圣地

[2]成都、珠海、苏杭等纷纷抢占蜜月旅游市场

国外对于婚庆旅游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社会学和市场学两个学术领域[3]

国内对蜜月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蜜月旅游的特点,针对各个地区的蜜月旅游优劣势研究,蜜月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等

陈红等学者提出基于4CS理论的蜜月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4]王雅婧运用旅游购买行为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研究蜜月旅游消费行为

[1]杨莲芬进行了蜜月旅游特点的调查

[5]李辉等调查了蜜月旅游消费决策、消费支出和旅游6大要素消费偏好

[6]张丽婷研究了客户忠诚在婚庆旅游中的应用

[7]张丽婷.旅游经济.2010:102-103颜澄等认为海岛、海滩蜜月线路走俏,探险性质蜜月线路开始崭露头角

[8]袁媛认为蜜月旅游市场存在客源市场广阔,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长的特点

[9]王晖认为婚典旅游的时间由集中向分散过渡,婚典的主题风格需求多元化的特点

[10]孙凌燕认为我国蜜月旅游者蜜月旅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五一、十一、九月、十月等较为集中

[11]杨茵茵等调查得到出游目的地以国内为主,集中在港澳台、华东和西南地区

[12]何晓幸认为婚庆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等问题

[13赖斌等提出线路产品设计应注意重新组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突出“娱为主、游为辅、购为趣、吃得精、住得静、行得快”的“三为三得”设计思路

[14]陶仕娟等提出进一步细分蜜月旅游市场的建议[15]崔建等凤提出加强对蜜月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等策略[16]
关于蜜月旅游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金珊,李亨认为:婚庆蜜月旅游通常是专为新婚夫妇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 是其结婚过程的浪漫延伸

[17]孙凌燕认为蜜月旅游是不带孩子的夫妻两人或者其他恋人以加强或庆祝双方的恋爱关系为核心动机而进行的一次旅游

[11]王晖提出了婚典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内涵,认为结婚典礼与蜜月旅游一体化发展,是婚典活动与旅行游览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型的旅游活动

[10]刘华认为蜜月旅游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但是从广义讲,蜜月旅游不仅是指结婚纪念,也可以指爱情纪念

[18]
基于以上学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蜜月旅游的定义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蜜月旅游是指新人在婚前或婚后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的少于1年的,以庆祝结婚为目的的,进行的专项旅游活动;广义的蜜月旅游是指情侣们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的少于1年的,以增进两个人感情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

二者首先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对象上的区别,狭义的观点认为旅游活动的对象是结婚前或后的新人;而广义的观点认为是只要正在恋爱的人们都可以纳入蜜月旅游的范畴

其次是旅游目的的区别,前者认为是以庆祝结婚为目的的,后者则认为是以增进感情为目的的,并不一定要为结婚做准备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有关蜜月旅游的概念又要赋予新的涵义

本研究从顾客期望理论的角度研究蜜月旅游,并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以期对蜜月旅游旅游产品的期望、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期望、旅游服务价值的期望和旅游成本的期望等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一、顾客期望理论应用在蜜月旅游中的必要性探讨
李雪松(2006)认为:对服务过程及其功效的一种期待和想象,这就是顾客期望

旅游就是游客花钱购买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购买了一种消费性服务,游客在出游前对此次旅游活动的过程和收获的期待和想象就是游客期望

顾客期望理论在蜜月旅游过程中的应用使我们更加了解游客群体,解决蜜月旅游服务过程中游客的问题,缩小游客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提高蜜月旅游服务质量,完善蜜月旅游市场机制

本研究对蜜月旅游的游客期望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00份,回收了27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

受调查的游客的基本特征如图1所示

本研究通过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有效率为98%,总体Cronbach’s Alpha值为0.851,说明本研究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本研究主要通过顾客期望层次理论和顾客期望内涵理论两个方面分别研究蜜月旅游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