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孙子兵法》从研究战争出发,对管理规律进行了梳理、总结,抓住了管理的普遍规律,最后成为集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艺术于一体、对管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价值的管理文献
二、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孙子认为战略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缎投卵者,虚实是也”,明确提出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战略领域的基本范畴
从四点出发进一步进行延伸,“分数”是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的运作模式;“形名”是指挥控制、监控体制;“奇正”是指出奇制胜;“虚实”指以虚击实
“分数”和“形名”指出了战略达成的基本条件,“奇正”和“虚实”指出了战略达成的最基本的竞争原则
因此,在我们研究制定企业战略时,我们必须把战略的基体条件和基本竞争原则首先考虑进去
(二)企业战略中的五事七计
企业战略的五大要素是,人心、规律、环境、人才、规则
第一就是人心,也就是团队认同,只有个人与团队或者企业拥有“共同愿景”, 才能形成大于个体的合力
而“共同愿景”不仅反映了员工的物质需求,也反映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它可以将企业的员工结成“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从而通过利用条件和巧妙的力量组合,改变力量在特定时空中的对比,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二就是规律,只有知道事情、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够把握住事情的本质
我们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时机,使我们的战略发生决定性的转机,从而迅速达成战略目标
第三就是环境,充分认识现实的环境和形势,才能够把握现实的方向
对企业来说就是指占有的战略空间位置,它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还包括人文地理条件
第四就是人才
对企业来说就是管理者,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必须具有适当的素质,素质包括智力、诚信、仁爱、勇敢、自律
第五就是规则,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岗位守则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七种情况中反问,得知团队情况
团队有目标认同吗?管理者具备强的领导力吗?熟悉环境、掌握规律吗?做事有章法可循吗?团队具有强的执行力吗?对从事的职务熟练吗?是否有明确的激励机制?
(三)战略规划和心智模式图
很多企业在谈到自己战略的时候,总是喜欢说我们要成为“××第一”,对此波特指出,战略不是抱负,战略讲的是成为第一的方法,而不是第一这个愿望
在此我认为孙子的战略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性和整合性研究战略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孙子的战略思想和现代的管理思想,一定可以建立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孙子兵法与企业危机管理
(一)以正合,以奇胜
危机管理中的“危机”一词,实际上包含了“危难”与“机遇”两重意思,如果处理得好,就得把危难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契机,从此化被动为主动,这就是“奇”的效果
以正合,还要求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就应该做防患于未然,不能事事都等到危机出现以后才去想办法,这就是“预危机管理”的概念
这种观念十分重要,因为“奇”是兵行险着,只要在非常时期才拿出来使用,这种时候往往是企业的危机关头,所以,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
(二)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孙子兵法》认为:“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说的是如何借势、用势,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尤其是当环境出现了危机时,往往能够因势利导,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孙子兵法于企业领导的方法论
俗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从董事长到基层,以金字塔结构组成的一个特殊的阶层,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层
而纵观《孙子兵法》,孙子把“人”放在胜利决定因素之首的观点及正确处理君、将、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对现今的企业经营管理无疑具有一种“未卜先知”的预见
“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这意味着在企业中,中层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向上沟通高层,向下沟通基层
企业的战略性和整体性目标需要他们传达给基层,在工作中才不会把工作目标搞错
基层人员最熟悉岗位情况,需要中层管理者反映给高层,作为企业制定计划的依据
中层管理者正如一个人的脊梁,脊梁断了,头再好,脚再好,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