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历来属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控制环节来看主要包括: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
项目设计环节可以被理解为进行设计,此时仍须从总造价上来对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而最为关键的是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进行优化设计、限额设计,最难控制的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且该环节也包含了成本控制所要面对的重点和难点
之所以强调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间的契合关系,实则归因于这样及点考虑:(1)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体现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即预算管理的对象是货币化的资金,成本控制的对象则表现为实物化的资金
(2)针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须在一定目标导向下展开,这就要求在预算管理方面给予资金管控
由此,在强化工程项目效益性的当下,深化对二者契合态势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结合工作体会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二者契合机制的分析 从现有文献的阐述来看,似乎并未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更多的则将预算管理归属于财务管理范畴,而将成本控制纳入工程技术领域
不难否认,从形式上分类上述并没有问题,但却因缺少经济学视野而导致各部门间时常出现冲突
为此,二者契合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契合 在目标管理基础上所进行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都隶属于企业总目标范畴
在目标分解的驱动下,由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履行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目标
尽管从表象上难以看出二者的契合态势,但从总目标内各要件间的关联性特质可知,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间形成了协同共生效应
即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须在预算管理下来进行;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工程技术领域的成本控制效能的发挥
关于以上的逻辑自洽关系,也可以从现代组织运转形态上看出:即组织各部门围绕着财务部门,而发生的同心圆运动
(二)二者在手段实施上的契合 预算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是企业的财务部门,该部门将对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做全过程的经费使用监管
成本控制则主要在技术层面,通过提高全员生产率、成材率等方式来达成
但是成本控制的程度、量化标准,以及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评价等工作仍由财务管理部门来实施
由此可见,在手段实施上也使得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间形成了契合态势
(三)二者在结果评价上的契合 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圆心的同心圆运动意味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应在价值层面来计算得出
所谓“价值层面”就是以货币度量来表示出来,而这项工作则主要由财务管理人员做出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来获取成本控制的相关信息 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使我们深化了对二者契合态势的理解
不难看出,建立在二者契合下的成本控制,将在整体视阈下来优化自身的活动效果
在具体构建契合路径前,还应对当前成本控制的误区进行反思
二、对当前成本控制误区的反思 在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成本控制,往往在工具理性驱使下无视工程项目本身的要求
如,质量要求、使用要求等这样一来,使得成本控制成为了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干扰因素对当前成本控制误区的反思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对成本控制目标的反思 在工程项目领域的成本控制目标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关于这一点,似乎成为了业界从未思考的问题
在经济视角下,成本控制无非就是提升“产出/投入”的比值,或者说是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前提
然而,企业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其,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还须同时关注社会和环境效益
笔者认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应是多元导向这就要求,成本控制原则应是整体最优
由此可见,对成本控制目标的反思将对推动对二者契合下的意义认识
(二)对成本控制手段的反思 之所以将成本控制手段纳入到工程技术领域,是因为控制成本的主要方式仍取决于人员的岗位技能,以及生产设备的优良程度程度,这也构成了提高全员生产率的物资基础
然而,受到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对生产”模式的影响,难以使员工切实关注成本控制目标,同时也难以对个体的成本控制效果进行绩效管理(因为成本控制技术具有不可分性)
由此,传统成本控制手段则在效果上难以实现整体最优的要求
(三)对成本控制结果的反思 目前对成本控制结果的反馈出要从结算环节来做出,包括阶段性结算和竣工后结算两方面
不难发现,这两方面的结算只是从总括层面进行了成本核算,却没有就成本发生的细节进行考察,其实也考察不了
与此同时,成本控制达标并不意味着,项目资金在使用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