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由改革开放初期不规范的“小作坊”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的扩大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各大民营企业抓住机遇,纷纷扩大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但对外投资效益并没有尽随人意,有些企业甚至损失惨重,不但资金没有回笼,还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减缓,出现了发展瓶颈
根源在于民营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少控制风险的意识和手段因此,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财会内部控制问题值得深思
一、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1.会计控制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各部门不能与财务会计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在管理问题上不能在各部门之间合理的衔接传递,导致内部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体系就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节奏,导致各部门对财务会计管理出现争议
2.会计控制人员素质不高
民营企业在评估个人能力和工作情况时往往只考虑业绩的考核和任务的完成情况,没有就个人在企业某一岗位上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评估,结合个人情况给予合理的要求
这样,部分管理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在业绩成绩上弄虚作假,把责任推向了财务会计,使得财务会计报告中漏洞百出,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运转出现难以挽回的问题
3.财会内部审计和监督不力
民营企业的财会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而且由于民营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的体系和制度上不够完善,各个岗位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也没有任何沟通、协作
流于形式的内部控制模式对民营企业执行一系列的决策不能很好的及时落实完成,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
实时的跟踪、监督、管理企业的内部会计运行体系才能更好的把握内部控制的前进方向,有效的考核、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1.忽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治理模式,家族中的权威人士担任董事长,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按自己的意志决定经营决策,甚至只顾自己的利益损坏小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起不到监督作用
同时,很多管理人员并不把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而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2.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
民营中小企业主只注重市场及产品开发,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十分薄弱
目前,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有的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
3.信息流通不畅
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民营中小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比较落后,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尝试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内部管理,如引进管理系统等,但是失败的案例诸多
4.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基本没有专门的机构,有些只设置了一名内部审计人员,这种缺乏独立性审计机构设置不可能真实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三、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有很大作用
同时,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对内部控制战略进行定位,保证总体的战略规则能够被各级管理部门有效的贯彻执行
2.强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内部审计的章程要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有明确的规定
加强内部审计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为这是搞好企业内部审计的关键
3.建立内部控制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的运行要有一定的考核措施,因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实行控制、评估的过程,如果不能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实施效率
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如同其他法规制度的执行一样,应当进行监督
企业应当定期对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的考核范围,以促进体系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修炼.浅析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