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教育是整个旅游教育中的核心部分,目的在于培养一批专业的旅游人才,以保障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事业属于一项新兴的产业,国内引入旅游教育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现代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关于旅游人才的培养也处于初期阶段
针对此类情况,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指出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培养高职旅游人才素质的策略
一.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属于其落脚点,其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点部分
高职院校应积极建立与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构建职业导向性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共涵盖了综合素质课、专业技能理论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等几类教育模块,彼此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彼此间也是渗透交融的,构建了符合于学生的职业素质、知识、能力结构
其次, 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遵循应用性、实用性原则确立课程与教学内容;比如,在旅游英语专业方面,学生不仅要到相关旅游企业实习半年时间,学校还要开展诸如旅游英语口语训练、酒店服务技能、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训练、旅游市场调查等各种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课
在专业技能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知识领域广泛、以应用为核心,提高针对性与实用性等指导性思想,对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等课程教学时,应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些外资旅游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国家会展旅游的新动向等诸多的与现代社会相贴近的内容
(二)培养目标
高职旅游教育应致力于培养一批旅游业服务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强技能的培养力度
教育者教学过程中,可从低层次服务操作型人才、中高层次操作服务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这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培养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因此关于旅游专业的培养层次最好是以中高层次操作服务型人才、基层与中层管理型人才为主
二.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专业学生数量少
在旅游市场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然而现阶段的情况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少
由于不同程度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很多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都对该专业排斥,家长总觉得这是服侍人的工作,有点低三下四,也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自己的孩子要是将来从事这一行业,根本没有任何发展前途
由于家长们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高职旅游专业难以招到足够的学生,满足不了招生计划,极大的削弱了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二)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不清晰
如果单从高职院校旅游课程设置角度上分析,各方面都十分的完善,但实质上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行业的具体需求间还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学内容中存在大量的基础性与理论性课程
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高职院校未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与师资队伍情况将本专业特色全面显现出来
要知道最终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并且,随着用人企业对学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薄弱且素质低下的学生将无法在现代市场上站住脚
(三)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达不到市场需求
其实,培养人才就好比是企业生产产品,最后的成品都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用人企业的亲赖
由于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常常体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专业技能低下以及没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等情况,所以难以实现旅游企业对高水平、高能力旅游人才的具体需求
(四)旅游师资队伍缺乏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类教育者都不是“双师型”,不仅缺乏必要的教师资格,而且还无法在技能基础上开展实践课教学活动,将重心全部放在了理论课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实践课的重要性,一味的传授学生教材知识,注重知识性、系统性,忽略了技能性与实用性,不注重传授学生相关的技能技巧
多数从事高职旅游教育工作的教育者都是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或者博士,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中就职,不仅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而且还缺乏大量的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教育者;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从事旅游教育的教育者所设学科十分的单一,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对旅游行业的技能及其运行流程了解不够透彻,对于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需求还不能满足
三.有助于培养高职旅游人才素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