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群众被激怒了才知道什么叫力量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30年后群众路线工作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僵化等特点,出现了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等挑战,群众路线工作必须具备合法、合理、公平、正义、参与、效率、公开、监督、理念等基础
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群众路线工作的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精心组织等重要经验,提出了根创新、果创新、利创新、制创新、力创新、责创新等基本要求
文章最后提出了当前群众路线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将有助于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新型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会在改革开放30年后脱颖而出
社会治理现代化,说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工作的现代化
只有把这一工作贯穿到社会治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才是做好社会治理的根本大法,也是创新群众路线工作的关键路径
一、改革开放30年后群众路线工作的特点
群众路线工作“关系到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
改革开放30年后的群众路线工作与建国初期大不一样,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多元化
多元化指服务对象、反映问题、利益诉求、工作主体、操作手段多元化等
比如说,服务对象多元化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已经出现
(二)多样化
多样化指影响新时期群众路线工作的因素越来越多
政府公信力缺失、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矛盾处置方式欠妥、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社会心态失衡都会导致群众性问题
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
(三)复杂化
复杂化指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有理、无理诉求相互交织、干群矛盾出现对抗化倾向、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
主要体现为:一是事发突然,演变迅速
一旦事发,规模即迅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
二是组织严密,行为激烈三是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主要是农村征地、房屋拆迁四是多种矛盾混合难处置
要求的合理性与形式的违法性相互交织,有的甚至被犯罪分子和敌对分子利用;虽属改革和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但里面又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四)僵化
僵化指群众路线工作本身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置之不理;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居高临下,但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路线工作,甚至变成了“弱势群体”;工作不扎实,见困难就拖,见问题就推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解决,甚至放任不管,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二、改革开放30年后群众路线工作的挑战
群众路线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群众路线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
比如,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少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主要体现为社会分配不公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党群干群之间对立,社会信任降低;群众路线工作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抓住关键性群体;“官本位”文化趋强,科层制、官僚制越来越明显,官僚主义堵塞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价值多元化、国外组织攻击、网络威胁出现,使传统的思政工作方式与方法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工作重心下沉,然而条块分割难以做到权责同时下沉,基层服务不好、公共服务不均,群众不是“主人翁”;群众权利意识增强与人民民主滞后导致参与爆炸,引发社会不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破坏了党的形象,摧毁了党的执政基础;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低,本来是群众内部矛盾变成了党群、干群矛盾
三、群众路线工作的原则与基础
创新群众路线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数字化、公开化、社会化、适度化、生活化、实用化、差异化等原则
群众路线工作必须具备一定基础党执政合法性是“群众路线工作贯穿始终的过程”
减少痛苦是政府的任务,寻找幸福应由个人去做,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人只有获得自尊,才能为群体而骄傲,才有可能认同群体不能用非法的行为处理违法的行为创新群众路线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效率低“在我国不同层级的政府和不同职能的部门都存在”不公开是例外、公开信息是政府的义务
加强群众监督“对保持和发展党群亲人般的血肉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群众路线工作要树立“本职观、民生观、民主观、服务观、法治观”等等
四、改革开放30年来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经验
党十分重视群众路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