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流失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本文对安徽省420家战略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流失现状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找到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流失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梳理提炼,探讨企业人才短缺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数据验证人才流失的原因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
战略新兴产业是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由我国首次提出的

新兴产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在技术层面和产业层面;二是研究新兴产业的形成机制及运行机制;三是集中在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方面

国内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提法最早是在2009提出,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确定现阶段应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

学者对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普遍集中在探究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上,如薪酬体制不公、激励机制不健全、职业生涯发展受阻等(程志远,2013)

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否与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健全有直接联系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根据Bea等学者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4个方面组成

本问卷中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以下部分:(1)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规划类型;(2)企业招聘的主要渠道;(3)企业薪酬管理的优势及企业薪酬的总体水平;(4)企业人才培训的方式及投入水平;(5)人才和技术是否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6)企业间人才竞争的程度;(7)企业的显著优势; (8)企业人才短缺的内部及外部原因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选择遵循了广泛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问卷发放的产业领域为代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问卷回收率达到76.05%,调查问卷的有效率达到84.5%

 
三、企业人才短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安徽省处于长三角地区,同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较,无论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市场环境、人才引进政策都存在很大差距,这势必影响安徽对人才的集聚

随着安徽省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对各类高端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人才的引进问题将成为决定安徽省能够突破性发展的重大瓶颈


1.人才短缺,将是制约企业与产业未来发展的第一因素

首先,本次问卷对“影响本单位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做了专题调查

在420份有效问卷中,有211家以“人才短缺”作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首选因素,所占比例高达50.24%

这种选择,显示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表明,人才资源是决定企事业单位能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

其次,本次问卷还对样本单位“人才发展的显著劣势”做了专门调查

有101家样本单位认为“人才总量”是本单位人才发展的最大劣势,占比24.11%,在其余各种劣势选择项中排序第一

可见,人才总量的短缺、人才引进渠道的匮乏、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人才能力的欠缺是企事业单位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关键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从人才引进渠道看,合芜蚌企业人才引进渠道多数仍以传统校招和社招为主,以猎头公司和海归人士高端招聘为辅,特别是,以优势项目引才、政府财力储才、交流会寻才等渠道方式较少

其次,关键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本次调查,对样本企事业单位近五年人才流失情况做了统计,总量近20万人,人才年均流失率为9.93%

科技型研发类企业人才稳定性较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员工流失率较高,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甚至连续两年人才流失率超过50%

3.制度效率低,不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吸引
调查分析发现,全省重点领域人才短缺的深层原因,源于制度的低效率

因为在关于“人才短缺的内部原因”的专题调查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管理体制与机制”;紧随其后的还是“组织制度”,分别占比35.80%和19.56%

而可能导致人才短缺的“投入水平”和“组织实力”两个经济指标并未成为样本单位的首选因素,其被选择的数量和比重依次排在了第四、五两位,所占比例仅为10.26%和9.84%

由此可以推断,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发展,可能被锁定在制度均衡的稳定状态

四、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及对问卷的分析所得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薪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