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影响重大,而担负着党的后备人才选拔重任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也以自己的方式促进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切入,探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具体分析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政治社会化及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学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过程进行分析,一种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生活要求的过程,代表性论著有:戴维·伊斯顿、杰克·丹尼斯的《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以及兰顿的《政治社会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的过程,代表作主要有格林斯泰因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及胡凯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

而本文将采用胡凯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
具备一定的政治认知、价值判断的大学生,处于高校这个文化氛围中,在政治社会化上也有所不同


首先,其政治社会化的具体途径更为多样

注重实践的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关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学校所传播的主导政治信息中,大学生会有选择性的吸收,再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网络等,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群体交流的方式传播、接收各种政治信息,并与具体实际相联系,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


其次,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在高校这个环境中更具系统教育性

经过基础教育的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知识,有一定的政治信仰,而高校的教育就是要促进其政治社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相应地,其所接受的教育也就更有针对性,也更具系统性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会化按照其内在逻辑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政治信息传播、政治观念内化、政治态度演进和贯穿个体一生的阶段性发展四个层面渐次递进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在政治信息传播、政治观念内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播关于党的政治信息
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即政治共同体内的各种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式、渠道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等政治文化信息的过程

教育是知识的传播的主要手段,同样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也是传播党的相关政治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

就常规的党校培训而言,其所采用的专题讲座、视频播放等形式,对学员所进行的培训效果显著

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接受都是一种常识性的党性知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开展的,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是有针对性地对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党和民族的事业奉献终身的同学进行的专项培训,使其不仅在行动上入党,更在思想上入党

其所采用的专项培训的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党的知识的认知程度的提升效果显著,也传播着众多政治信息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就党的基本知识、社会热点话题等展开系统教育,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传播政治信息的功能,也为政治观念的内化打下基础

(二)引导、促进个体政治观念内化
政治内化,即社会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行为过程,加工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政治信息,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发挥着引导、促进个体政治观念内化的功能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拥护党的领导,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规范政治行为

通过党校培训,使大学生将党领导的正确性等政治观念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认同并拥护党的领导,形成对党的正确认识,提高政治觉悟

而理论教育中穿插的社会政治热点等的正确解读,将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政治事件的深层意义,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或者听信他人的谣言,歪曲事件本身

简单来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将引导大学生从党、从社会主义的立场来分析问题,培养其政治敏锐度的同时,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并将相关的争取政治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在选拔党的优秀后备军之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实现一个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