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
()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三大构成是设计类专业的一系列基础课,大多数专业的设计者都要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来锻炼我们今后在设计工作中必须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色彩的构成思维、工艺手工制作能力、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力、色彩综合运用能力、对点线面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其中,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中的基础,它主要要求我们掌握点线面的构图问题把具象的东西进行抽象化
色彩构成主要研究色彩的基本性质及在设计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我们掌握色彩的三大属性,然后就是色彩的各种搭配
立体构成则主要研究点线面在空间中的形态及相互的关系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及立体构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的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美的形式法则等
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
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战略思想
培养基础较为扎实,善于创新,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教学方法
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通过讲授理论、课题分析、案例详解等诱导学生自主独立的进行习题的创作和制作,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绝不按部就班,而是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来直观的将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同时,本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辅导学生动手制作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纸质实体,使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而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要通过这些范例作品,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筷子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以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多次教学研讨和改革,统一了教学的指导思想
把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从设计思维方法抓起,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结合不同专业即将开设的专业课程需求,按照平面、环境、动画艺术等不同专业的特性来针对性教学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平面与色彩构成的技能训练
通过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改革,使同学们在认识、理解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作业中,并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强化学生基础作业练习,经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四、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特点
以强化构成原理的理论知识教学来克服这门课普遍流于盲目堆砌作业,迷失培养目的弊病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有较深厚扎实的自己的研究著作为后盾,针对高职教育的对象,在深度与份量上作了恰当的审度,使大纲在理论知识点教学,媒介工具层面知识教学和作业实践性教学上层次清楚,课时分配合理,教学活动组织秩序井然有序
作为课程主体的作业体系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的实践性特点,目的明确,且作业题型丰富,并体现了与不同专业的结合,继而具有较灵活的选择性
本课程除在规范教学大纲上有自身特色外,配合大纲的教学实施,还对关键性章节和重点性作业,另备有指导性的基础教案,对其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所强调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解释;重视媒介工具层面的教学,并有较详尽的教学大纲和作业体系的支持,这对当前设计专业类学生的当前状况针对性较强
重视媒介工具层面的教学,并有较详尽的教学大纲和作业体系支持,这对当前设计专业学生的生源状态针对性极强
作为设计类基础课程的三大构成,其实就是培养学生从创造、色彩、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