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至今已近开展了30多年了,但是国家对于全国的污染源底数并不清楚
由于这个污染物排放“底数不清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环保工作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崂山区污染源调查工作便是在国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背景下展开的
对区域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1-4],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对其污染源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十分重要
通过对崂山区辖区内的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的详尽调查,从而对崂山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有了较为全面、具体的了解,获得了该区域污染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区域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
2基本情况
2.1区域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
该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性型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降水量849.9mm
域内东部为崂山山脉,山地切割剥蚀地貌,土壤为棕壤土
崂山区域内有河流17条,小型水库24座,总库容约2000万立方米
崂山区下辖中韩、沙子口、北宅和王哥庄4个街道,146个社区,常住人口22.39万人
崂山区现有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3个国家级的政策性区域,其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会聚了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海尔集团、朗讯公司等大型企业
2.2污染源调查方法
崂山区污染源调查是严格按照《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下,逐步开展进行的
以2007年的基数为准,主要从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这几个方面对崂山区污染源进行全面拉网式清查、普查、核查
清查摸底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
通过区统计、工商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全区普查基本名录底库;以基本名录库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核实,确定普查名录库
对进入普查名录库的每一家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数据,填报基础调查表;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方法,对每一分普查表格进行严格核对,计算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崂山区各街道污染源普查数量
在对崂山区域内污染源普查中,工业源主要包括重点工业源和一般工业源,生活源污染源主要包括住宿餐饮业、居民生活服务业,农业源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地、蓄禽养殖、水产养殖
表1 崂山区各街道个污染源普查数量比对表
污染源名称 中韩 占比(%) 沙子口 占比(%) 王哥庄 占比(%) 北宅 占比(%) 总计
工业源(个) 264 51.56 52 10.16 11 2.15 10 1.95 512
生活源(个) 338 52.81 79 12.34 123 19.22 55 8.59 640
农业源(个) 152 27.89 71 13.03 100 18.35 52 9.54 545
从表1可以看出,崂山区工业源主要集中在中韩街道和沙子口街道,其中中韩街道工业重点源有264个,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51.56%;沙子口街道工业源个数有52个,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10.16%;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作是崂山区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地,由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政策的影响,限制了这两个街道工业经济的发展,因而工业源分布较少
这两个街道工业工业源个数均只占工业源总数的2%左右
生活源各街道的所占比例分别是:中韩街道为52.81%,沙子口街道为12.34%,王哥庄街道为19.22%,北宅街道为8.59%,中韩街道生活源所占比例仍为最高
这说明中韩街道作为崂山区经济发展中心,工业和商业均较发达崂山区农业源分布较匀,水产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沙子口街道
3.2各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根据污染源普查结果,对崂山区辖区内四个街道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崂山区各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对比表
指标类别 合计 中韩街道 沙子口街道 王哥庄街道 北宅街道
工业源 生活源 工业源 生活源 工业源 生活源 工业源 生活源
废水排放量
(万吨) 1685.8 196.3 539.4 134.4 337.9 38.8 275.8 2.9 160.3
COD排放量(吨) 7825.8 279.6 3021.3 265.2 1770.7 114.8 1527.7 4.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