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镇原县为例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劳动力的流动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及经济的增长???


西部地区劳务输出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调查区域状况
  甘肃省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境内地形十分崎岖,沟壑纵横,黄土土质疏松,降水稀少,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592个国家扶贫的贫困县和甘肃省中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

土地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3.5亩,总人口53.13万人,农业人口49.38万人

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00元,农民人均收入3950元

2013年度实现劳务输出14.1万人,创劳务收入19.74亿元,全县人均劳务收入3744元,劳务收入占城乡居民收入44.6%???

  二、西部劳务输出现状及特点
   (一)输出渠道
  目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异地转移为主要方式,主要有以亲缘、地缘为联系纽带输出、自发输出,组织化输出三种形式???

从镇原县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朋好友介绍到外地工作,而不是通过劳动力中介机构推荐就业,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的外出闯荡

近年,地方政府的重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无序向有序、由零散向有组织输出转变,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

粗略统计,政府及各类组织输出占总人数的40%,依靠亲友占22%,自主就业占30%,其他约占8%

   (二)输出的季节特征
  按就业时限划分,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分为常年型和季节型

镇原县劳务输出人员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占22.6%,其它都为季节型输出,第一季度占60%;第二季度占12.5%,下半年外出占4.9%

这表明我县务工人员外出一般以春节后居多而且季节型输出人员也占较大比例这部分人既留守当地,经营农活,又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

   (三)职业及收入特征
  镇原县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经营观念,从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数据显示:在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分布中建筑行业占29.9%,家政服务占13.6%,从事加工业占10%,从事机械制造业占9.6%,住宿餐饮及服务业占8.7%,从事安全保卫工作占4.4%,纺织业占2%,矿山采掘业占2%,其他行业占19.8%,月平均工资3450元

???
   (四)返乡创业情况
  镇原县积极搭建全民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有部分农民工返乡投资,创办农产品种植、加工、畜牧养殖等经营

截至2014年已有710名返乡创业人士带动3600户贫困户脱贫

按此计算,镇原县每年返乡创业人数约占总输出的0.5%,镇原县目前返乡创业情况并不乐观

  三、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偏低  
  镇原县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职业技能缺乏,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难以胜任,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影响了农民工向较高层次转移???

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障碍,镇原县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等行业,基本上是靠体力来获取就业机会

   (二)土地制度阻止了劳务输出的稳定发展
  镇原县在劳务输出中季节型输出明显,劳务输出发展不稳定

主要由于当前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土地经营权合理转让的成熟政策,也使农村家庭因劳务输出而丧失土地收益,产生巨大的心理隐忧,形成了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使得他们只能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地,不能长久稳定的在城市就业

   (三)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吸纳能力弱,就地转移空间小
  从主观上讲,农民更愿意将其过剩的劳动力转向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

镇原县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就地转移空间小,城镇难以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

目前

劳务输出主要还是以异地为主,这就难以实现农业与非农业的兼业发展,增加了劳务输出的不可预知性和困难

   (四)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政府对劳务输出服务政策不到位
  目前,在对劳务输出就业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不健全,信息传递不通畅

二是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制度不健全

劳务输出人员大部分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外出务工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三是劳务输出政策上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