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始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20世纪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理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利用能源、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建筑物
绿色建筑的内涵丰富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 绿色建筑是在继承传统建筑技术基础上,多思维( 绿色可持续设计理念) 和高技术( 绿色新型施工技术) 的运作和实施
它需要特殊的技术和材料来实现其可持续性,还需要广泛的资源管理文件和环境保护方法来实现其环保性
基于绿色建筑的独特性,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控制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改善工程交付使用的成本和质量
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是在传统项目管理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控制绿色建筑的投资与成本,保证它的进度和质量; 并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贯彻实行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于绿色项目管理正处于发展时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按管理时间顺序,把绿色项目管理划分为设计创新、施工方法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三个环节
2.1设计创新 设计阶段属于绿色建筑项目的前期阶段,虽然设计阶段的设计费仅占总造价的 1%,但是该阶段对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影响高达 78%以上
因此绿色建筑不仅仅只定性地了解项目的建设目标,还需详细地分析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每一个操作办法
从各个细部研究建设项目的设计规模、性质、内容和尺度等设计目标,为设计绿色建筑制定出最适宜的空间模式和组合概念提供依据
常见的设计技术方案包括节约生态环境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2.1.1节约生态环境资源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根据勘察院的水文资料,制定科学详细的用水规划,考虑采用雨水回用、中水回用等新型给排水系统,加大使用节水器具和设施,并采用绿色管材
在土地资源节约方面,可根据业主和用户需要适当地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从而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
2.1.2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建筑热工学方面,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可优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能源系统,建立气候防护单元,改善建筑热环境等
如: 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特征选择更适用的热容材料,在干热地区采用高热容量材料,在湿热地区采用低热容量材料; 定量分析室内热桥的走向,改进暖通空调系统
在室内外设计方面,优化建筑绿色配置、朝向、间距、建筑体量,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下冷热资源,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能源的利用
2.1.3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污染是推行绿色建筑的目的,也是保障,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如何防止污染
首先,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要把建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如在建筑群中设计建立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中心,利用可生物降解垃圾
其次,改进建筑材料的选择,推荐设计使用可循环或有循环材料成分的产品,或者采用高耐久性的材料,通过增加材料的使用期限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最后,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设计时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系统
2.2施工方法创新 (1)施工期间节能
进行绿色技术经济分析,尊重建设基地的环境,结合生态和气候,确定最佳的绿色施工方法
加大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的力度,保持健康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
如: 使用水资源监测系统,安装雨水重复利用设施;合理安排施工期间的用电机械,提高用电效率等等
(2)施工期间节材
尽量把所用的材料、施工交付和安装程序加以综合考虑,尽量减少能源的无限制使用,减少消耗
如: 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
对于周转性材料要注意维护,自有材料可延长使用寿命推广使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土建装饰一体化施工等方式
这些新型施工方式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能在钢材、木材、水泥和水方面有较大幅度的节约
(3)施工期间推行绿色环保
除了文明施工、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外,还要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清洁的运输
如:采取有效措施,注意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注意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3 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