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门旅游来作为放松自身的重要方式
所谓的乡村旅游指的是以乡村资源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农业基础好、发展水平高,乡村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另外,辽宁省的整体经济水平也很高,城镇人口较多,辐射范围广,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较强,很多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为辽宁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建议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的田园生活、文化或风俗为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游客主要是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利用了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从餐饮到旅游到旅游活动具有显著的乡村性,不同于其他旅游,因而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
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风俗、农事体验、娱乐健身等
农村风俗是指乡村内特有的生活方式、服饰、生活习惯等,这些都能对城市居民有较强的吸引力,例如,辽宁省乡村中的过年吃杀猪菜的习俗每年都吸引着很多外省游客的到来;农事体验即体验乡村的农田耕种、水果采摘等,不仅很有趣味,而且包含丰富的农业知识,很多城市家长都带领孩子体验农事,以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娱乐健身是指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垂钓、散心,不仅娱乐了心情,同时也能够疗养身体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独特的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例如,田园景色、农田劳作、乡村风俗等,这些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不同,在城市生活久了的居民对这样的生活充满的向往,因而对他们有极大的兴趣
2.较强的体验性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城市,他们都抱着体验的心态来乡村旅游
体验性多指在乡村旅游中,游客能够参与到乡村的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断体验满足游客的好奇心、成就感等
3.较高的品味性
乡村旅游多以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依托,在农事文化中能够让游客感受乡村文化,回归农民的本质生活,较为真实地享受到农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乡村中的建筑、文学、民俗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楼大厦里中的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4.游客多以城市居民为主
游客多为由那些有经济基础的、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人组成,他们长期生活在工业社会中,内心总是渴望一种平静的生活,因而对乡村生活更为向往
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观光、休闲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定位只能是城市居民,在悠闲的乡村生活中,他们能够享受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对城市居民更有吸引力
因此,乡村旅游的游客多以城市居民为主,这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
5.可持续发展性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能够加快农村的城市化建设
另外,乡村旅游在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态旅游,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而也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因此,乡村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能够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辽宁省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统一的规划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农民经济意识的提升,辽宁省很多的乡村开始兴办乡村旅游,农民争先恐后,但是规模很小,经营模式不科学的,有的同村的甚至互相排斥,另外,一些度假村不重视环境保护,不仅没有实现生态效益,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农村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这些现象的产生要归咎于政府,由于政府缺乏统一的规划,监控不到位,使一些度假村虽然看似红火,但不久就走向滑坡,在服务、环境等方面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二)缺乏特色
与其他乡村旅游发达的省份相比,辽宁省的乡村旅游起步晚,虽然在某些名人的带动下有较快的发展,但仍有较强的盲目性,缺乏品牌吸引力和支撑项目
另外,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基于求成,盲目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而忽视了对本土资源的开发,“拿来主义”严重,与当地的实际不符,不伦不类,经营者没有认识到正是乡村的“土”才能够吸引人,才能够让从城市来的游客感受到新奇和亲切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