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分析 论文下载

一、引言
2008年5月,广东省委发布《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开始实施“双转移战略”。该战略坚持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原则:珠三角地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西两翼和粤北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使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本文分别对广东的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所助益。
二、实证分析
2.1指标选择与说明
本文用区位商作为产业静态集聚指数来衡量某行业在某区域的相对集聚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表示产业i在区域j的产出。

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集聚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表示在时间t内产业i在区域j的动态集聚指数,表示产业i在区域j的增长速度。
,表明该产业为扩张性产业。此时若,则表明产业i正向区域j集聚;若,则表明产业i正向外部转移;若

,则表明虽然产业i的生产有所增长,但也相对地向外部转移。
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反映某产业在某区域的存量规模和优劣程度;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反映某产业某时段内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结合这两个指标可以分析出产业区域转移和集聚趋势。
2.2地区、行业划分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地区的28个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8-2010年的广东及中国统计年鉴。
2.3结论解释
本文计算了广东省4个地区28个行业2010年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以及2008-2010年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其中,这3年内该28个行业在全省的产出增长速度均大于0,表示该28个行业在省内均属于扩张性产业。
粤东地区拥有10个静态、动态集聚指数均大于1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食品、纺织、纺织服装鞋帽、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医药、塑料、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冶炼,表明粤东的这些行业正通过集聚优势吸引区外的相关产业向区内转移。值得注意的是,粤东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集聚指数均大于1,表明粤东地区对这些产业的承接取得一定成效。
粤西地区拥有2个静态、动态集聚指数均大于1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和木材加工业。石油加工的静态集聚指数达到5.31,但动态集聚指数仅为0.28,观察到粤东、粤北石油加工业的动态集聚指数均为负数,而珠三角的则为1.65,可推断出该行业正向珠三角转移。另外,粤西动态集聚指数大于1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仅有4个,对这类产业的承接效果差于粤东。
粤北山区拥有5个产业静态、动态集聚指数均大于1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皮革毛皮羽毛、文教体育用品、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内聚优势比较明显。烟草、木材加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是粤北山区较有优势的部门,但它们正向地区外转移。粤北山区动态集聚指数大于1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5个,对这类产业的承接效果略好于粤西。
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静态或动态集聚指数小于1,表明对这一类产业的转移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以全国为背景区域,考察了珠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集聚情况,发现:珠三角几乎集中了省内大部分的先进制造业,其中各类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更占全省的89%以上,在全国范围内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等3个制造业的静态集聚指数均大于2,具有较强的实力。但是,除了石油加工、医药、黑色金属冶炼的动态集聚指数均大于1之外,其余8个行业均有向区外转移的倾向。
三、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珠三角的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不断向区外转移,但家具制造业在区内仍具较大集聚规模。同时,珠三角现存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招工难”问题,除了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双转移之间未能协调兼顾也是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珠三角需要加快引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防止产业“空心化”;明确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比重,兼顾现存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培养较高技能和素质的适用型劳动力;加大R&D投入,提升的创新能力。
(二)欠发达地区可以根据各自行业的静态、动态集聚指数的指向选择其主导产业。同时,需要大力推进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责任编辑:孙伟明)
收稿日期:2013-05-14
作者简介:梁梓标(1989-),男,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集聚。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广东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分析 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