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财务会计管理是我国企业发展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医药行业这种特殊的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先后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为医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1]。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讲述了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然后讲述了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原则,最后讲述了加强医药行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

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直接影响了医药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行业发展,比如财务会计不完善,风险意识和资金管理不足等等。
  2.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财务管理粗放,生产管理存在风险
  我国医药行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人才,风险管理工作粗放,缺乏生产管理的风险意识。医药企业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管约束,需要对研发、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进行严格控制,但是企业内部缺乏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没能按照法律法规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无形之中埋下了风险隐患。此外,医药企业财税风险突出,特别是增值税、所得税的管理存在风险,某些医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采用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使得企业应收款管理处在被动地位上,造成坏账死账现象,这样势必给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带来了风险。
  2.2社会意识不强,企业管理不规范,制约企业发展
  医药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医药企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但是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不足,逐利性太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医药产品的生产包括搅拌、粉碎、蒸馏、沸腾、制粒、压片、包装等环节,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我国医药企业没有一整套健全、完整的内部信息系统,很难实现内部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致使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混乱。
  2.3医药购售活动业务控制难度大,缺乏重大的风险预警机制
  医药购销活动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控制难度较大。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导致医药企业难以通过自身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我国医药销售市场比较狭窄,医疗机构、医药公司、OTC药店作为主要的销售市场,销售市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采购、配送和推销规则,造成医药企业运行管理困难的问题。医药行业产品质量跟踪监督措施不严格,缺乏对企业内部实时监控的专业部门,只是通过简单的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来评估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行。
  3.

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原则
  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工作,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做到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风险导向原则、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风险导向性原则指的是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应该以风险导向为原则,根据企业内部概率和重要程度制定内部控制策略,明确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要全盘考虑,将控制范围扩展到整个企业不同部门,既能够横向反映企业运行情况,又能纵向反映部门之间的关系。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对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评价,医药企业过分追求某一项指标将会造成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所以应该按照指标重要性进行成本效益评价[2]。操作性原则指的是内部控制策略应该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灵活性原则指的是企业管理阶层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策略,杜绝生搬硬套的事情发生,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

加强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几条措施
  4.1重视医药行业内部控制发展,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医药企业要树立科学内部控制观念,制定合理的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将企业风险降低到最低,构建医药患者和谐共处的环境。明确法人代表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加强社会责任观的培养,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且将管理措施落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分析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