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合同的相关的事物而进行的管理工作,其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管理目标及内容和管理控制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工程建设中实施合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但纵观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现状,其仍存在着些许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就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展开了简要的阐述,以供参考。
2水利工程中实施合同管理的意义 2.1
由于合同确立了水利工程建设活动有关各方之间在技术、经济、管理、阻止方面的协作关系和工程建设产品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方面的交易关系,并将这些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管理能有效地维系这些管理并将其更加坚实地建立在法律基础上。
2.2
合同管理能够有助于确保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在资源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且能确保双方能在合同的有效期内相互监督,从而确保合同得到切实的贯彻。
2.3合同管理能够有助于明确水利工程建设活动有关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界面。如:业主、承包商、工程师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界面。
2.4合同管理能够有助于有效地处理水利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有关各方之间所发生的纠纷。
3当前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双方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当招标工作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恶意竞标的情况发生,有些承包方为了能中标,在投标的过程中故意压低投标价,或是屈服于不合理的合同条款等,这些都势必导致了招标的不公平,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也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3.2
由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市场不够完善,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是自制合同而不依据合同范本进行规范制作,致使合同内往往会遗漏很多重要的细节内容,如工程材料的价格问题等,这些都会给后期的工程管理留下隐患,使合同根本起不到约束双方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问题,终于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完成。
3.3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根本意识不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合同意识淡薄,甚至于有些施工企业中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地动态合同管理。
3.4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属于一个索赔多的行业,但纵观当前我国的水利业,由于水利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造成了很多的干扰因素,导致合同索赔工作难以进行,严重损害了承包人的经济利益。
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相关措施 4.1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
目前,我国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备,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
等有关法律的颁布实施,对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行各业也根据国家法律制定了有关条例。因此,水利工程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4.2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承包人应全范围地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意识。由于合同管理除涉及合同的相关内容外,还涉及一些法律法规,因此除了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其加强合同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以期能全面增强其合同管理意识。
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重视培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由于合同管理是高智力型的,涉及全局的,又是专业性、技术型强的管理工作,其涉及经营、预算、法律、工程管理及公关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须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并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制度,以期能将合同管理融于投标报价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从而使工程合同管理专业化,最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4.3积极开展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积极开展合同风险管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有利于规范业主行为,也有利于保证合同履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