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不仅能够增强校园活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更能够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就目前各大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战略意识缺乏
  


受传统教育体制制度的影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并未得到应有的推行,造成高校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其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教育目标的模糊,无法正确认识人事制度的改革。之前网上有贴吧谈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这一问题,明确指出虽然当前的人事制度不适应高校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现阶段还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需慎重考虑,延迟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加上高校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宣传较薄弱,使得人们对此缺乏高度重视,大部分教职工担心制度改革会威胁到自身利益,所以宁愿选择随波逐流,不参加竞选。其次,就目前已经实行改革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对于改革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许多不科学合理之处,缺乏一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使得教育目标只局限于解决眼前实际问题,并未对学校做出长远规划。再者,就具体操作来看,大多高校对改革中的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往往是脚痛医脚或直接流于形式,部分人事部门仍然坚守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无法正确认识配置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环境等问题,造成人员的配置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1.2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机制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没有完善的选人机制。现阶段,各高校对于人才的选取仍然存在着过分注重学历和资历,忽视专业实用性的现象。不管所录取的人才在未来工作中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但就当下而言,只要能撑撑场面就行了,严重浪费人才资源。特别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在录人过程中选择“近亲繁殖”,对于留校毕业生的选取比例仍然是本校比例居高。其二,没有完善的用人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就是高校岗位管理,但众观全局,目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难题就是岗位设置工作。众所周知,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是人事制度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却很少有高校真正实现这一点。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对于教职工的考核标准仍停留在最初的短期目标考核中,并未实现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加上受经济计划体制影响,与高校岗位管理关系密切的编制管理工作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按需设岗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
2.1创新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要求是管理者将人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必要的激励手段不断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管理者在对资源进行分配时需注意将个人与组织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和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有机结合,达到人才利益的最大化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高校人才的选取还需注重实现自身价值,所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提倡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突出对人的尊重和信任,高校是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自尊心和民主意识强,为了能够保证教师能够爱岗敬业,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高校人事管理就需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有被尊重。
2.2创新管理体制,树立战略性意识
  

首先,科学设岗。实践证明,传统的身份管理体制对人才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身份管理体制容易导致人才的僵化。因此,需摒弃传统的身份管理,引进岗位管理。在岗位管理模式中,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赋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权力,再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对人才实行资源的配置,这种情况下可直接通过竞选方式,由岗位来选择人,并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教师予以一定的奖赏,反之,加以处罚,明确各职工自身责任所在。其次,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教师的人数,以及学校教务部下发的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不仅要体现教学重点和特色学科,还需注重普通学科的发展,做到全局统一。最后,对人员进行合理编制。目前人员编制混乱是各大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一大通病,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就需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提高办学效益,同时,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浅析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及思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