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的世界遗产,根据形态和性质,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本文研究的是狭义概念的世界遗产

福建省现有世界遗产三处,分别是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和泰宁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同时拥有三类遗产类型的省份之一

一.福建世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较为混乱
世遗管理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依据世界遗产资源的状况,遗产地分别归属建设、林业、文化文物等部门管理,但各管理机构均不能担负世界遗产的主要管理职责,甚至因为利益分配机制不顺,发生利益冲突、互相扯皮的现象

例如武夷山双世遗地域面积大,资源种类多,管理部门多,市政府成立的世遗办,风景区成立的世遗局均无法进行统筹管理

2.法律法规尚需健全
福建省虽然先后出台了对各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办法

但这些法规涉及内容以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内容与方法为主,广度与深度不足,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机构设置、保护资金保障、发展利用方式等均无具体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3.保护资金明显不足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仅靠有限的财政拨款,总额较少,使得世界遗产保护资金缺口大

尤其是武夷山遗产地面积大,其核心区域—武夷山风景区内有26个村庄,涉及人口多,上游生态保护区364平方公里的保护地带,如进行生态补偿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现有财政投入对世遗保护需要的资金量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4.缺乏有效监督评估
世界遗产保护的行政监管有待加强,没有建立世界遗产保护的监督评估机制,专业技术监督系统、数字化管理也有待完善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至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二.加强世界遗产科学保护与和谐发展的建议
1.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体制
制定出台具有操作性的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明确遗产地的管理体制、责权归属、利用方式、财政支持、收益分配、监督方式等具体内容,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操作指导

对相关的机制体制进行健全也非常重要,可以参照国内外其他世界遗产地的成功做法,设置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分工与任务

如整合武夷山现有风景区世界遗产局、市政府世遗办等机构,成立切实承担起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职责的独立机构

规范和引导土楼旅游市场,减少福建土楼旅游开发的无序竞争

2.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必要基础设施的投入

通过立法形式,确定在世界遗产地景区门票收入和内部特许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

探索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资源国有化和经营市场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发展,促进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实现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3.加强世界遗产品牌的宣传推介
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宣传,加强对世界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普及世界遗产保护基本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注重寓教于游,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提高游客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旅游方式,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良好局面

4.提高对世界遗产保护的监管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专业技术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并行监督机制,规范世界遗产的开发利用

成立专业的技术监督机构,长期跟踪研究世界遗产发展进程,为世遗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推进世界遗产地数字化管理,完善世遗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世界遗产地的动态监测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监督,建立公开透明的舆论监管渠道和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世界遗产资源保护的民间监督

三.结语
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建省有海上丝绸之路、闽浙木拱廊桥、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闽南红砖建筑等五个项目列入其中

此外,连城冠豸山等也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未来一段时期,福建省的世界遗产队伍有望不断壮大,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将面临更高的要求

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在法律法规的保障支持下,寻求一条保护与开发相互促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福建省世界遗产保护和发展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