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平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一)水资源总量难以满足人均消耗值
四平市地理位置处于吉林省中南部位,其面积广阔,约为14037km2,其中流经的分离主要有东、西辽河、伊通河以及招苏台河等
在最近几年,四平市平均水资源高达16.45亿m3,其中处于地表位置的水资源含量高达8.12亿m3,而处于地底下的水资源也高达10.66亿m3,最近几年以来,人均水资源的开采量高达7.28亿m3,而入境水资源总量为12.05亿m3.我们以2000年四平市的人口进行计算,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02m3,还不够全省的30%,不到全国的25%
其水资源总量按照国际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地区同时,四平市还是较为严重的生态型水资源匮乏地
(二)水资源分布于经济稳步发展下布局难以相适合
在最近几年,四平市降水量平均值大约为537.4mm,降雨季节基本集中在六月份到九月份期间,水资源出现也多为洪水的形式;而对于四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其主要的水资源集中在东、西辽河以及伊通河等,可通过开采直接使用的地下水资源 位于松辽平原地带
而水资源实际分布与人口、城镇以及耕地分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三)地表水资源受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通过对四平市经流河道水质进行一定评价后,得出结果:没有可以被用来生活使用的III类水,同时IV类水占了总水资源的7.6%,而介于IV和V类水之间的水资源占有百分比为10.5%,而比V类还差的水资源占水资源总量的81.9%,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四平市的确存在很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而四平市本部的3个地表水水库也都存在着程度各异的污染,经科学取样调查,其多项参数都远远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
经过相关评价,四平市全是的地下水劣质区总面积高达6700 km2
所以,通过相关的水质情况看来,四平市水资源极度缺乏
二.四平市实现水资源供给、需求相互平衡现状分析
随着政府实施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会对四平市的工业经济产生极大的推动力,使得城镇化率再一次的提高,而商品粮的优势也变得更加的突出
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将逐渐的加大
在经过相关部门预测后分析,并考虑节水措施实施的情况下,2010年四平市需水总量为10.72亿m3,其中生活需水量1.15亿m3,生产需水量9.23亿m3,生态需水量0.14亿m3,漏失水量0.20亿m3;2020年需水总量为12.17亿m3
再通过对现有的蓄水、引水以及调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进行配置的前提下,在2010年,四平市可得到保障的供水能力大约为9.13亿m3,在2020年大约可以达到9.16亿m3
我们按照相关供水能力最大化不难算出在2010年,本市还缺水大约1.59亿m3、到了2020年还缺水越30.1亿m3
由此可见,各个水平年本市水资源都面临极为严峻的供需矛盾
三.相关水资源开发、管理、治理建议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四平市属于匮水极为严重的地区,供需矛盾也极为突出,在水质恶化的情况下,可开发的潜力相对有限
所以,为了最大可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社会经济进行一定的保障以及支撑,笔者建议:
建议四平市以国、省两级得重视为水污染治理的契机,加大治理力度,杜绝污染、耗水较高的建设项目建设实施,实现生产清洁,实现从污染源头进行治理
同时,加强相应的水土保持,同时对黑土地加大保护的力度
积极努力的开展测土施肥政策,对农药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的限制,实现对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
四.小结
四平市水资源污染严重,若不加大整治力度,将再无水可用
而加大相应的水务管理力度,积极相应国、省相关治理政策的号召,是实现水资源改善的基本道路,并且需要一直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刘恒,耿雷华,陈晓燕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水科学进展,2003,14(3):265-270.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on water resources in Siping City Management and the releva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ere analyzed, and in the social economy to develop steadily under the big background, how to realize the water resources supply, demand balance each other, the author suggested.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in Siping City analysis using
【上面的英文部分作者明确说明需要保留,麻烦栏目编辑在编排制版的时候千万保留下来,就安排在参考文献下面就行了,谢谢了!】
作者简介:马宇航,女,(1986.10-),吉林辽源人,硕士学历,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