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措施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工程成本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利润空间,施工单位通过多年来若干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逐渐摸索出一条对各类工程施工项目有效的控制装修成本的方法即合理话的成本控制,有利于工程施工行业的良性发展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单位就要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本文就工程造价不同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工程实例做出简要分析,以期降低工程项目造价,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我国建筑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正确估量自身,比较优势、劣势,正确定位,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特色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符合全球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发展自身与世界并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各个环节展开分析,使企业通过自身完善来配合政策的调整,共同建立和实施我国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系统体系

1设计阶段   设计的深度要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达75%以上,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有效控制工程的工程造价,使设计深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设计不仅要有装修效果图,还应该有详细的施工图纸和节点做法,做到施工的每一工序都有设计资料,操作有据可依

而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如下: 1.1承包方式及管理缺陷   现行的工程承包方式,除大中型工程采用设计与施工相分离的承包模式外,大部分工程均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承包模式

企业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在选材和施工工艺方面都会有利己行为,这种制度的缺陷与管理的缺失,必然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失控

1.2设计人员与技术缺陷   工程的设计是一种艺术设计,设计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而目前的建筑设计市场中,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正规设计单位少,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无设计就开始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割裂了建筑产品的艺术性与整体性,势必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

1.3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详   工程设计没有详细的施工图纸,而仅靠效果图盲目施工,没有细致的工程预算,仅列出项目大概做法和综合单价,就签订合同进行施工

1.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够适应   一方面表现在设计人员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不够,或为获得高额利润,不考虑工程实际,一味追求新材料、新工艺,造成工程造价的不合理;另一方面表现在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滞后而影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

2材料采购阶段 2.1市场因素   材料造价占工程造价的80%左右,同一规格品种质量不同、价格差别很大,如塑钢窗,因材质及钢衬厚度、玻璃规格与生产厂家不同,每平方米价格差近百元

花岗岩价格更是每平方米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现象在工程材料采购阶段屡见不鲜,同时,材料价格也是引起工程索赔的主要因素之一

2.2采购方式的影响   目前,工程的材料采购,多数由施工单位选定样品,经业主确认后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也有施工单位和业主共同采购的情况,但采购供应商一般由施工企业提供,业主看样后确认

3招标阶段   工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涉及到合同条款、工程计价方式和材料价格的选择,控制目标是中标价与合同价和结算价的统一

招标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3.1合同计价方式的选择不合实际   如在图纸不详或工程量难以确定的情况下,采用总价合同

3.2材料预算价格与市场脱节   按现行的招标投标规定,招标单位不得在招标文件中指定材料生产厂家,只能就材料的性能和技术规格或参照标准做出要求

这一规定,没有考虑工程特殊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

如:某一简单工程项目,因地砖及门窗材料的价差,就引起工程造价超出合同价30%左右

3.3招标文件内容不完整   工程的投标报价多数采用综合单价加管理费、税金的报价方式,只有大中型项目才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方式

这种综合单价,除招标文件有要求外,很少有综合单价分析表

4施工阶段   聘请监理公司对装修工程进行全程监理,制订严格的工程变更和签证程序,减少工程变更

隐蔽工程对工程造价影响甚大,强化隐蔽工程的管理,减少纠纷

保持资料与施工同步,及时了解工程造价政策的调整,强化材料管理

4.1工程变更多,变更程序缺失   由于装修工程突出实际效果,与土建工程相比,施工阶段变更更多,但变更程序不规范、签证不及时现象比较普遍

实际案例中,因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引起的索赔在工程中所占比重非常大,结算时因此发生的纠纷也很多

4.2使用材料与设计、招标阶段确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