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各领域多元化并存的社会,社会化大生产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极为简便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愈来注重对“新产品”的消费,个人消费观念也被物所控制

“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休闲时间和休闲活动的大量增加,经济与政治机构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有了脱节

结果,身份越来越建立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基础上”

  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化,而相符的精神修养却未得到相应水平的提高,无节制的浪费性消费、高消费、极度虚荣性消费的现象日益蔓延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炫耀性消费、极具个性化消费等消费模式,被“从众效应”以及“势利效应”的消费观念影响下,人的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一种“符号化消费”

即附着于商品的地位、身份、虚荣性以及权力等价值

“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

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土豪金酒店、土豪金手机、土豪金宝马、土豪金自行车等等,他们通过夸富式炫耀,来显示身份、地位,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

这种通过符号消费来寻求虚幻的身份认同,正是人格异化的表现正如弗洛姆所说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如何出卖自己的人格

  一、消费异化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高速发展,促进了资本的集聚和生产的集中

高速的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创造出丰富现代工业产品,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观念随之发生改变——追求高消费

这一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曾起到重要作用的新教伦理开始解体,被一种贪婪的追求最大利益的经济冲动力所代替

  在新时期现代消费主义形成的过程中,大众媒体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一是引导和刺激社会大众进行消费,培养并制造出了新的消费观念;二是最终促使社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使现代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最终完成

  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大多侧重于其“使用价值”,是以自己实际精神与物质的消费需求为标准的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逐渐完善,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剧增,产品极为丰富

于是这一时期,刺激消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时以极大限度的浪费、炫耀、猎奇等行为为代表,把满足个人无限的虚荣心作为自己消费目的和追求

  在此过程中,现代媒体对消费主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媒体的极速发展,加速人们改变对商品本身原初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变为对商品的符号化、象征意义及其所蕴含文化意义的消费

  所以,在消费主义理念指导下就是随意、肆意妄为的消费社会、自然资源,这是满足个人极度膨胀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的消费方式

在其极大浪费的消费过程中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时,商品不再是社会大众为了个人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是变成了其生存的精神依赖

人们在对商品符号意义消费过程中,寻求、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世界的需要,来实现个人的人生存在意义

  二、消费异化的基本特征
  在资本逻辑支配下,扩大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出大量商品

生产资本的控制者为了避免产品的积压,通过媒介、市场、意识形态等渠道和方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因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过程发生了变化,消费品在被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也在控制和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意识——消费异化

消费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无节制消费的浪费性
  消费主义鼓动起消费者的消费激情,刺激人的消费欲望,想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并通过借贷方式鼓励消费者消费,以维持虚假的购买力

消费异化宣扬消费至上,为消费而消费

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一次性消费品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这样的无节制性消费,极度消耗着地球的有限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消费的虚假性
  在以物质劳动为主导性生产方式的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产品的消费是侧重于其使用性、实用性,满足于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是欲念的体现

而在以非物质劳动为主导性生产方式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不再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之中,而是生活在虚假的世界,从而致使消费从对“真实需求”满足的追求走向对“虚假需求”的满足追求

  人们的消费日益转变为一种时尚消费、符号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如“苹果热”“土豪金热”等都是这种消费异化的表现

弗洛姆指出:“从前,人们总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一切都保存起来,尽可能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新时期消费异化的反思及消解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