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市场社会就像一辆战车,它把人们带上一个不知疲倦地生产和消费的运行轨道,带进了一个全面向外运动的领域


作为直接为经济服务的一种手段,广告完成对产品的宣传、促销和形象塑造,并达到吸引消费者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目的

地产广告业随着房地产经济一度的炙手可热,也趁势壮大发展

房地产广告构建人们想象生活的蓝图,开发人们的欲望,影响着人们看待种种现象的立场和视角,折射社会镜像,并且成为语用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是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 在其《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系统论述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的语用综观论和语言顺应论

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

“【1】维索尔伦强调所有的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都是交际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语言的使用具有动态顺应的特征,即人类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做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性

顺应的动态性是指交际者随着所处语境关系(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变化,顺应地与语言结构中各个语言层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动态地解释了交际者选择语言过程中的顺应作用

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

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交际形式及语言的选择

【2】限于篇幅,文章只讨论房地产广告对广告阅听人心理世界的动态顺应性特征,为分析研究房地产广告提供新的视角

文中例子来自常州住博会和搜房网

二、 房地产广告对心理世界的动态顺应
    如果说语言是一种无形的武器,那么房地产广告对目标客户心理诉求的表述就是这武器上的”准星”

以时间发展为纵轴来考察房地产广告,可以发现其对目标客户心理世界的动态顺应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房地产开始商品化与”粗放型”住宅配套的是简朴的广告

可以说这时候的消费是温饱型,房地产广告也是告白式为主,通知式文案加上公司法人代表的大名构成”售楼”启事

1998年以后,由于房改政策的实施,出现了与”精细型”小区配套的个性化的房地产广告,主要是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房地产广告在注重文案美感的同时,开始满足广告阅听人在安居乐业、家族荣耀等方面的情感诉求,并且不忘告知首付、月供的概念,毕竟目标消费群体对自主购买商品住房有个心理接受过程

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竞争尤其激烈,除了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宣传科技环保和环境生态等流行概念外,伴随房地产市场消费群体分众化趋势的凸显,房地产广告更多使用”荣耀”、”名流”、”白领””钻石””至尊”等词汇来顺应消费者对高档楼盘的心理诉求和更高的消费需求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房地产广告要努力激起关注群体强烈的心理共鸣,顺应受众的心理世界

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房地产广告为顺应目标消费群体心理世界里的情感或亲情需求、面子或尊重需求,突出表现温馨的笔触,浓浓的亲情眷恋,力图用”柔软的情感”去打动人心,调校心灵,用真实、真切和真诚来引发情感的共鸣

  例如,
(1)献给为婚姻奋斗,为家奋斗的你

(新城清水湾)
(2)家族荣耀,从您开始!(大名城)
(3)你可以不买房,除非摆平丈母娘!(观澜时代)
(4)如果可以,谁又愿意将青春寄居在别人屋檐下来委屈我们的爱情?(罗兰春天)
(5)再年轻,总要有个安放青春的地儿

(星叶枫情)
    语言作为一种表意形式和符号,它反映社会生活发展的变迁,映射语言使用者对大众普遍兴奋的领域的关注度

而语言的使用情况更是反映出大众在生活观念、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

具体到房地产广告,同样可以看出语言在引领消费生产方面的促进作用,而且语言在构建消费文化与消费符号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而且十分”势利” 【3】

可以说,在当今中国,社会阶层重新定位,社会复杂阶层正在形成,不同阶层往往通过寻找社会符号和标签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居住的小区是身份标签之一

在炫耀性消费脱离生存消费并且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房地产广告不再仅仅是推销工具,而成为文化的一种文本形式,成为影响和改造社会消费文化和符号文化的重要力量

布迪厄(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1930-2002)在划分阶级时认为,你属于哪个阶级,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消费了什么东西,即用人的消费嗜好来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房地产广告对心理世界的动态顺应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