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环境监测技术是针对环境污染而建立起来的监测和预防技术,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向前发展,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监测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管理的能力强弱

在当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总多环境面前,环境管理只有以环境监测为奠基石,来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1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1.1 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
根据相关资料,全国环保系统已建设有2223个环境监测站,在岗人员约36万,相当于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

其中,有2350人属于高级技术人员,有8400人属于甲中级技术人员

而且,其他行业约有l万人员从事于环境监测工作,监测结构大约有2634个

1.2 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要素包括有空气质量监测、地表水监测、环境噪声监测、海洋监测、地下水监测、生态监测、酸雨监测、放射性监测,各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为别为:980、1078、1131、63、111、16、185、32

因此,可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1.3 环境自动监测能力有了较大突破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大为降低环境监测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也是未来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国近70个城市投入运行

我国已在十大流域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近50个,在31个省和l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

遥感监测技术和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国家也正在开展重点流域自动监测水质周报、有机污染物探查研究、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以及污染源实时监控等工作

1.4 建立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目前,国内出台了众多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及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等

环境中大多数的污染因子都有了控制排放标准及分析方法标准,现有各类方法标准约400项

1.5 环境监测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家资金支持下,国内开展了众多的环境科研项目,比如开展的排污许可、土壤北京至调查、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污染的预测以及环境容量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很多技术专家,奠定了环境监测的基础,推动了全国环境监测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1 监测结果尚不能全面反映环境质量
(1)结果分析不够透彻

目前,很多环境监测部门在得到大量的监测数据后,往往只是将其与控制标准进行简单的单因子评价分析,只能够看出是否超标,没有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析,使得数据的内在作用不能够发挥出来

(2)监测频次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各环境监测单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便是污染源监测的频次偏低,这就直接导致监测结果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

(3)监测指标没有针对性

目前,监测站的监测项目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一定的矫正,使得监测工作没有意义,很可能会出现对某些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重复监测漏测能表征污染状况的有害参数

(4)监测要素不够完整

目前,我国例行监测的环境要素主要是土壤、水和大气,还未有系统监测底泥、固体废弃物、大气颗粒物、生物体等诸多环境要素中的有害物质


2.2 监测能力不强
(1)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监测单位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而往往忽视室外的质量控制

(2)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环境监测受到单一的投入渠道和有限的财政投入的影响,导致监测设备更新缓慢,设备年久失修,使得多指标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甚至有时由于缺乏设备而无法开展检测工作

(3)人员培训不足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要求更多的环境监测人员

但是,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定影响,监测人员编制无法得到及时调整充实,因此,很难适应对繁重的监测任务

(4)交通工具缺乏

造成有些监测工作不能及时开展或有些采集的样品不能及时分析出数据,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准,导致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2.2 监测手段落后.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不成体系
目前,我国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没有系统性,不同的污染物的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不同

环境质量标准中,各监测项目的方法均有单独的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分析方法,这就使得现场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十分麻烦,不利于监测项目的开展和标准的执行

2.4 应急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监测技术体系,针对突发污染事故,大多数指标需要现场快速、动态测定,而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很难满足要求,而且分析成本较高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