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学术会议 期刊宣传“破冰”记 “第17届国际云降水大会”后记 ICCP2016简介 【第17届国际云降水大会简介】 2016 年 7 月 25日—7月 29 日,四年一度的IAMAS 下属国际云降水委员会(ICCP)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第 17 届国际云降水大会(ICCP2016)


会议设置了 16 场专题分会,每场均有口头报告和学术海报展示


来自 34 个国家的 450余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共提交了 500多篇摘要


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广泛,包括云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云层特性改变、云与气候、云中冰核、生物气溶胶及其在成云过程的作用等,任何一个对云物理学感兴趣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本次会议为国际云物理学界权威,世界著名云物理学家John Mason爵士举办了特别的纪念仪式“Special session in memory of Sir John Mason”


巴兹尔•约翰•梅森(Basil John Mason,1923 – 2015 )爵士是英国气象学家,曾获英国皇家学会H.R·密尔奖章,英国物理学会克利奖和奖章,克拉兹布鲁克奖和奖章


1975年获英国皇家学会西蒙斯金质奖章

著有《云物理学》(The Physics of Clouds,1957)和《云、雨及人工降雨》(Clouds,rain and rainmaking,1962)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委员会换届选举

后记 【正文】七月正值曼彻斯特的盛夏,雨水不多,空气好的不得了


这是小编们第一次参加小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行前都忍不住紧张,担心参会的人多不多,布展效果好不好


为了能达到最好的期刊宣传效果,小编们提前做好了功课,发现有好几个云物理学界的Top大牛将要参会,赶紧制定了周密“作战”计划,任务代号“偶遇”,一定要逮到大牛,向他们推荐我们期刊


小编们查看了大会报告目录时,还发现有好几个AAS文章作者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将要进行Oral Presentation,还都是介绍AAS文章的内容,多么令人激动啊


1.    好展台的关键——主编加持,责编给力 让小编们最感动的就是,我们《大气科学进展》拥有非常负责,敬业的主编和编委们~英国ICCP会场 吕达仁主编亲自到场 宣传


AAS的编委老师 郭学良研究员和孙继明研究员 也第一时间来到我们的展台,不遗余力地把AAS推荐给他们国外的朋友和同行


会议第二天开始,AAS的 英文润色编辑Colin Smith 也亲身到场支持~马上展台就热闹起来啦~参会的欧洲朋友们对于一本来自中国的期刊原来有专职的英国润色编辑表示惊讶~小编们赶紧抓住机会告诉欧洲的朋友们,我们的语言润色服务很专业


逐渐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表现出兴趣~一个英国同学问我们,AAS是一本新期刊吗?我们告诉他,我们期刊都有33年的历史啦~同学说“Well, new to us”


这就是我们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的意义~ 国际宣传要一步一步实现,我们要努力先让欧洲的同行先认识我们,接着了解我们,然后投稿给我们


2.  偶遇大牛的绝佳地点 ——会场间的展台,最近水的楼台 顶尖学术会议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有机会亲眼见识大牛真人的样子,感受名家的魅力


因为去之前已经做好功课,提前查好了大牛们都有谁来,建立初级connection就容易多啦


在展台,小编们成功偶遇了国际云降水委员会(ICCP)现任主席Andrea Flossmann教授,ICCP2016会议主办人曼彻斯特大学Keith Bower教授,著名大气物理学专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副校长Zev Levin教授,云和中尺度气象学奠基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大气科学系William R. Cotton教授,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终身教授Alexander Khain等


大牛本尊都非常亲和Nice,还都超有幽默感,酷爱开玩笑

Cotton教授非常亲和幽默,小编问可以和他合照么?他装作非常严肃地说“当然不行了”


小编紧张的结巴起来,“只…只照您的话,也…也不行么”

Cotton教授大笑起来,“我和你闹着玩呢!当然可以和你合照啦~合照几张都没问题~”小编说念书的时候天天读他写的书,问Cotton教授知道AAS么?他笑着说,以前不知道,现在不是知道了么


Dr. Bower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球大气与环境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也是本次ICCP2016会议的Chairman


他是个风趣的英伦绅士,合照的时候,突然主动对我说,他看到我们的编委们都拿期刊照相,帮我们宣传,需不需要他也帮我们“广告模特”一下? 小编非常“惊喜”,当场笑成“表情包”


3.  听报告的正确姿势 ——不打扰是我们的温柔 本次云降水大会的Chairman-Dr. Keith Bower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球大气与环境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微物理和化学、云-气溶胶相互作用、气溶胶组分与演化等


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2000多次

Dr. Bower的报告“CIRCCREX外场实验观测卷云物理过程”极受欢迎,小编赶到会场的时候,发现连楼梯上都坐满了人


小编正愁找不到位置,看到前面一个高个子的外国学生直接坐在楼梯上, 非常“潇洒” ,于是也学着一屁股直接坐在楼梯上,还感觉自己也很“Cool”(不要笑话小编,毕竟小编真的没见过市面)


没想到Dr. Bower报告结束后,原本坐在小编前面的同学赶紧趁提问环节跑到会场前面找位置去了


Excuse me? 说好的 楼梯小伙伴 呢……后来小编发现,周围很多原本坐在楼梯上的同学都开始纷纷找位置,愚钝的小编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怕报告时在会场寻找座位会打扰报告人做报告,所以才全都直接坐在门口楼梯上倾听


4.  Oral Presentation的风度 学术信息以什么方式传递给听众,这个很值得研究


精美的幻灯片、流畅的讲演是关键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则是极致的报告了

华盛顿大学Robert Wood博士关于“海上边界层中的超清层和低反照率云”的报告非常生动,在介绍研究进展的同时,还展示了他们在飞机上拍到的云,非常直观


5.    有趣的午餐 ——推销自己的金牌机会 科学研究是需要交流的 ,在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有科研的头脑,更要学会与国际上本领域内的专家交流,学会“销售”自己,这样才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 “学术人脉”


ICCP为学生们提供很大的成长空间

组委会专门给不同年龄段的参会者的名牌上了添加了不同颜色的圆点标识(比如,20+是绿色,30+是蓝色,40+是橙色),并要求每天中午的自助餐时间,学生们都要与自己圆点颜色不同的人共进(也就是鼓励不同年龄段的朋友们互相沟通)


ICCP通过这样有趣的办法促进互动讨论,非常有意思

年长的科学家们都是非常Nice的,学生们不但不会因为资历低而被排斥,其观点往往都能受到相当程度的尊重,毕竟学生是科学教育的享受者,继承者和未来的教育者


6.  学术下午茶的魅力 从展区的Poster里面能够看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次大会,茶歇位置就设置在Poster展区

茶歇的时候,身边手持咖啡、笑容可掬地询问Poster的老先生不是这个Principal就是那个Professor,和他们的每一场对话都是让人惊喜的


据小编观察,大胆交流很重要,高水平的研究学者其实都很愿意进行交流,但前提是我们要对专业领域有相当熟悉程度,不要泛泛而谈,焦点越集中收获越大


在国内也有这种讨论,但多数情况下,要不就讨论不起来,要不就是自说自话


小编坐在展台,很羡慕Poster区惬意的讨论氛围
即使坐在场外,也能感受到高效率的互动讨论的魅力

7.  最“IN”单品 ——实用才是硬道理 同样的多功能头巾,在“炎热”北京的COAA会场就“销路不好”,在曼城成“最热单品”~几乎变成ICCP会场一大亮点


7月的曼城仍然有些许凉意,不过有小围脖就温暖啦 (•ૢ⚈͒⌄⚈͒•ૢ) 感谢帅气“背影杀手”的亲身示范~ 8.   在外靠朋友 多亏“兰溪在奔跑”的仗义相助,小编们才把70多斤重的宣传材料顺利地搬到ICCP会场的展台布展


善良的邓师妹看小编一直跑会场发宣传材料,主动请缨要帮小编一把,把AAS的宣传本夹在她的海报旁


很多会场的同学取阅

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是,有个美国的学生,早上刚刚在师妹的展台拿走AAS的宣传页,小编对他印象深刻


没想到当天中午又见到这个学生, 估计是早上会前时间太短,来不及看完所有的学术海报,所以吃过午饭,就匆匆跑回会场看学术海报来了


在安静的会场中,和守着展台的小编们做伴
感谢乐于相助的善良朋友们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ICCP2016】学科专业学术会议期刊宣传“破冰“记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